[实用新型]具有蓝牙耳机和负离子发生器功能的车载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7460.7 | 申请日: | 2015-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4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大勇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T2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74 | 代理人: | 朱以智 |
地址: | 46422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蓝牙 耳机 负离子 发生器 功能 车载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配件,特别涉及一种同时具有蓝牙耳机和负离子发生器功能的车载充电器。
背景技术
有些特殊工种,如驾驶员,在工作时如果手持手机接听电话,是件非常危险的事。因此很多国家规定,驾驶员在行车时,不允许手持接听电话。因此对驾驶员行车时,用短程无线耳机来接听电话,使双手解放把持方向盘,达到安全驾驶的目的。
现有的蓝牙耳机,由于体积和重量的限制,一般体积设计较小,以利于人们佩戴,因此在蓝牙耳机内设置容量有限的充电电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及时充电补充,否则造成缺电无法使用。汽车充电器中常用来给手机等小型电子装置充电的器件,在汽车充电器内设置有充电电路,它以汽车中的蓄电池及汽车发电机为电源可以给小型电子装置充电,现有得汽车充电器常以自身配带电线的插头给小型电子装置充电。虽然可以在小型电子缺电时,可以得到及时补充电能,但是,在使用时还是存在许多不便,尤其是给蓝牙耳机充电时,如果此时有需要使用蓝牙耳机,尤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蓝牙耳机和负离子发生器功能的车载充电器,保证了驾驶安全,并具有消除烟尘,杀菌的功效,维持车内良好空气环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蓝牙耳机和负离子发生器功能的车载充电器,包括充电器体及插入在充电器体上部的蓝牙耳机,其中,所述充电器体的上部设有凹槽,在所述凹槽里设有耳机的充电正极和充电负极,所述蓝牙耳机插入凹槽与充电正负极接触充电,所述充电器体的内部设有负离子发生器用于产生负离子,所述充电器体的下部设置充电器体的正极接触帽和负极弹片,用于插入汽车点烟器输入供电。
优选地,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包括负离子电路模块及连接的左放电探针和右放电探针,左放电探针和右放电探针的外侧设有铝外壳,在负离子电路模块产生直流负高压,左放电探针和右放电探针释放负高压,通过铝外壳形成回路,释放大量电子,被空气的氧分子捕获,形成负离子。
优选地,在所述充电器体的内部设有充电电路,在充电器体的侧面设置有双联USB接口,使用USB连接线提供外部设备充电。
优选地,所述蓝牙耳机与充电器体凹槽的接触面上分别设有铝铁硼高强度磁铁,蓝牙耳机插入充电器体内的凹槽时,两者彼此牢固卡合,避免抖动和接触不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首先作为一种车载充电器,使用点烟器供电,提供usb接口能够方便为外部设备供电,其次,内置负离子发生器,产生负离子,制造活性氧,一定范围内消除烟尘,杀菌,保持车内空气清洁的目的,最后,提供蓝牙耳机的功能,并且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实现蓝牙耳机插入自动挂断充电,拿起自动接听的功能,非常智能和人性化。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载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载充电器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蓝牙耳机和负离子发生器功能的车载充电器,包括充电器体20及插入在充电器体20上部的蓝牙耳机10。
所述充电器体10的由上部的卡槽部29及下部两侧的壳体27卡合组成外部整体,在卡槽部29上设有凹槽21,在卡槽部29的外部两侧安装有左右放电探针28,在充电器体10的内部设有负离子发生器,其中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包括负离子电路模块24及连接的左右放电探针28,左右放电探针28的外侧卡扣安装有铝外壳22,在负离子电路模块24产生直流负高压,左右放电探针28释放负高压,通过铝外壳22形成回路,高速的放出大量的电子(e-),立刻会被空气中的氧分子(O2)捕捉,形成负离子。因为负离子多为氧离子和水合羟基离子等,空气中的小负氧离子,或称之为小负氧离子团,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因此称之为氧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大勇,未经陈大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74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