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盘地支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7895.1 | 申请日: | 2015-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6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宜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宜轩 |
主分类号: | A01G17/14 | 分类号: | A01G17/14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为;李宇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盘地支架结构,尤指一种可运用于植物种植的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于进行植物(如:树木)植栽时,通常以木桩作为支撑植物的支架,而就使用木桩支撑方式而言,常会因木桩插入地面的深度不足,导致植物产生倾倒,或是木桩于插入地面时破坏植物的土球,而给植物生长造成影响,再者由于该木桩架设于植物外侧,因此影响植物植栽时的景观。
故,便有相关业者研发出一种树木的支撑施工方法以及支撑施工用具,其先将多数木桩打入于植穴中,藉以于各木桩之间形成一容置区,之后再将植物的土球放置于容置区中,并以多数按压片材设于土球上,最后在于各按压片材以捆扎带(细绳)加以捆扎,藉以完成相关施工程序。
然,以该树木的支撑施工方法以及支撑施工用具而言,其不但结构及施作程序较为复杂,且仅适用一般原土层,而无法运用于建筑物的阳台或花台,使得种植位置受到限制,且其捆扎带为合成纤维材质,故本身不易分解,进而于捆扎后影响植物未来成长。
因此,为改善上述缺失,本案设计人特潜心研究,开发出一种《盘地支架结构》,以有效改善已用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模仿植物根系结构,扩大土球的抗力面积,且使植物根系平面延生不需深入地下方,而达到轻量化、易于操作使用、不受限于种植位置、固定力佳以及不限制植物未来成长的盘地支架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系一种盘地支架结构,其包含有:一支撑架;多数分别与支撑架活动结合的调整限位单元;以及一绕设于各调整限位单元上的束紧单元。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支撑架包含有一座体、多数设于座体周缘之支撑杆、及分别与各支撑杆活动结合的固定单元。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各固定单元分别具有一与各支撑杆活动套接的套管,且各套管一端分别设有一固定板,而各调整限位单元分别与套管活动结合。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各套管一端分别具有一刺入端,并于各套管顶面邻近固定板位置处分别设有一受力部,而各固定板分别设于刺入端底部。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各固定板分别呈半圆形。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各固定板分别与各套管一端活动结合,并于各固定板上设有穿孔。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各固定板邻近一端缘位置处分别设有一枢接部,而各枢接部分别以锁接轴与各套管一端活动结合。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各固定板分别呈三角形。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各调整限位单元分别包含有一与套管活动结合的套筒、一设于各套筒上的调整臂、及一设于调整臂一端的扣接板,而该束紧单元分别绕设于各扣接板上。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各调整臂包含有一第一调整件、一与第一调整件活动结合的第二调整件、及结合于第一调整件与第二调整件间的固定组件。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各第一调整件与第二调整件上分别设有多数相互对应且供固定组件结合的对应孔。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各扣接板上设有多数可供束紧单元穿设的长孔。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束紧单元包含有一绑带、及一设于该绑带一端的绑带绞盘。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束紧单元为可生物分解的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将支撑架固定于植穴中,并利用调整限位单元与束紧单元的配合将植物土球加以固定,之后再将植生土回填于植穴中,进而可模仿植物根系结构,扩大土球的抗力面积,且使植物根系平面延生不需深入地下方,而达到轻量化、易于操作使用、不受限于种植位置、固定力佳以及不限制植物未来成长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使用状态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使用状态外观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外观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使用状态剖面示意图。
组件标号对照:
支撑架1;
座体11;
支撑杆12;
固定单元13;
套管131、131a;
固定板132、132a;
刺入端133;
受力部134;
穿孔134a;
枢接部135a;
锁接轴136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宜轩,未经李宜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78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树木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多功能冬季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