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可靠血液透析用制水设备自动储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8310.8 | 申请日: | 2015-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9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杨仁发;杨晓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邦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16 | 分类号: | A61M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靠 血液 透析 用制水 设备 自动 储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水系统,特别是一种高可靠血液透析用制水设备自动储水装置。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用制水设备是专门为血液透析所需的水处理设备,患者通过血液透析器或血液透析滤过器的半透膜,每周可能要接触超过300L的水。而一个健康的人,每周摄入的水很少超过12升,与水的接触量增加近30倍,因此,应控制和监测水质,以避免已知的或估计有害的物质过量。制备透析液的用水通常都要经过一定的处理,水质达到规定的要求。水处理系统的设备性能如何,取决于原水的水质和整个系统的功能,看它能否制备出并持续生产出合格的处理水。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现有的血液透析用制水设备都通过水泵将水抽入到水箱之中,这种方法需要有人查看水箱中的水量来判断是否需要储水,每次储水都需要人为开启水泵。若水箱尺寸过小,储水量不大,则可能造成抽水次数过多,增加工作量;若水箱尺寸过大,可能会使观察不方便,不便于知道水箱中剩余多少水,以及储水时还差多少蓄满。在遇到突发性紧急情况而导致储水装置无法使用时,将会因储水装置无法使用而使得整个系统停止运转或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效、节约水资源的高可靠血液透析用制水设备自动储水装置,该装置通过控制器接收到高水位传感器和低水位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控制主控电磁阀和水泵开、闭,以达到自动储水的功能,并可以在主控电磁阀或控制器失效的情况下,通过备用控制阀控制进水管路的打开与关闭,可避免储水箱内缺水或水满溢出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可靠血液透析用制水设备自动储水装置,它包括储水箱、进水管路、出水管路、溢流管路和控制器,所述的进水管路上依次设置有水泵和主控电磁阀,主控电磁阀侧边并联有备用控制阀, 备用控制阀的两端分别与主控电磁阀两端的进水管路连通,所述的出水管路上设置有出水控制阀和增压泵,出水管路与过滤器连通,进水管路的入口设置在储水箱上方,出水管路的出口设置在储水箱下侧面,溢流管路安装在储水箱的上部,储水箱内设置有高水位传感器和低水位传感器,高水位传感器、低水位传感器、水泵、增压泵和主控电磁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的备用控制阀为手动阀门。
所述的溢流管路的入口高于传感器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将液位传感器检测到的液面高低信号反馈给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来控制主控电磁阀的开、闭,以实现抽水和停止抽水,通过传感器检测,可以及时快速的在液面过高或过低时自动做出响应,此装置结构简单,不需要人员操控水泵,节省劳动力,并且可在主控电磁阀或液位传感器故障通过打开备用控制阀,使水管使管路连通以便储水,并保证储水箱内液面不会高于溢流管路管口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 为一种高可靠血液透析用制水设备自动储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源,2-水泵,3-主控电磁阀,4-备用控制阀,5-高水位传感器,6-低水位传感器,7-进水管路,8-储水箱,9-出水管路,10-出水控制阀,11-增压泵,12-过滤器,13-溢流管路,19-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图1 为一种高可靠血液透析用制水设备自动储水装置,它包括储水箱8、进水管路7、出水管路9、溢流管路13和控制器19,所述的进水管路7上依次设置有水泵2和主控电磁阀3,主控电磁阀3侧边并联有备用控制阀4,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备用控制阀4为手动阀门,备用控制阀4的两端分别与主控电磁阀3两端的进水管路7连通,所述的出水管路9上设置有出水控制阀10和增压泵11,出水管路9与过滤器12连通,进水管路7的入口设置在储水箱8上方,出水管路9的出口设置在储水箱8下侧面,溢流管路13安装在储水箱8的上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溢流管路13的入口高于传感器5的位置,储水箱8内设置有高水位传感器5和低水位传感器6,高水位传感器5、低水位传感器6、水泵2、增压泵11和主控电磁阀3均与控制器19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邦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邦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83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