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硝催化剂清洗再生废水废渣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8536.8 | 申请日: | 2015-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4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朱跃;杨用龙;王丰吉;蒋志强;张杨;晋银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张狄峰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剂 清洗 再生 废水 废渣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废渣的处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脱硝催化剂清洗再生废水废渣的处理装置,属于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及水污染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国内在役火电机组和新建火电机组都在装备或计划装备脱硝装置,保证烟气中NOX达标排放。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工艺因其高效、可靠、性能稳定被广泛应用于燃煤电厂的脱硝系统,该工艺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必须使用脱硝催化剂。
脱硝催化剂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存在活性下降问题,造成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物理失活和化学失活,物理失活主要指催化剂表面或孔道堵塞、表面机械磨损等,化学失活主要指催化剂活性成分中毒、损失和老化。这些原因导致催化剂使用寿命仅为2-3年,而催化剂的生产成本高昂,使得脱硝催化剂成为昂贵的消耗品,并且废弃脱硝催化剂已经列入危险固体废物名录,若处理处置不当将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针对上述原因,国内外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开发了一系列的脱硝催化剂再生技术,这些技术部分已经开始应用,部分还处于研究阶段。如公开日为2013-01-09,公开号为CN102861621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SCR脱硝催化剂清洗再生装置及清洗再生方法;又如公开日为2014-10-01,公开号为CN104069900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废弃脱硝催化剂再生的清洗方法和装置;再如公开日为2014-10-08,公开号为CN203862254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SCR脱硝催化剂清洗再生装置等等;然而,纵观所有催化剂再生技术,均只对催化剂如何再生进行了研究,而对催化剂再生过程产生的废水如何处理却未见阐述,忽视了催化剂再生废水的处理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构思独特,使用方便,能源利用率高,能够实现脱硝催化剂清洗再生废水回用的脱硝催化剂清洗再生废水废渣的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脱硝催化剂清洗再生废水废渣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特点在于:包括用于废水短暂贮存和液固分离的废水缓冲沉淀池,用于向废水缓冲沉淀池中加入酸或碱来调节废水pH值的酸碱加药箱,用于将废水雾化并喷出雾粒的超声波雾化喷嘴,用于固液分离的废水旋流器,用于将废水缓冲沉淀池中的上清液输送到废水旋流器中的一号液体输送泵,用于将废水旋流器中的溢流滤液输送到超声波雾化喷嘴中的二号液体输送泵,用于利用烟气热量将超声波雾化喷嘴喷入的雾粒汽化、并除去雾粒所含杂质的除尘器,酸碱供给管,上清液输送管,溢流滤液输送管,底流回流管,清洗再生废水输送管,以及底渣输送管;所述清洗再生废水输送管和底渣输送管均连接在废水缓冲沉淀池上,所述酸碱加药箱通过酸碱供给管连接在废水缓冲沉淀池上,所述废水缓冲沉淀池通过上清液输送管连接在废水旋流器上,所述一号液体输送泵安装在上清液输送管上,所述废水旋流器的底部通过底流回流管连接在废水缓冲沉淀池上,该废水旋流器的溢流口通过溢流滤液输送管连接在超声波雾化喷嘴上,所述二号液体输送泵安装在溢流滤液输送管上,所述超声波雾化喷嘴对准除尘器的进口烟道。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处理装置为固定式结构或集成移动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能作为一种通用的方法解决脱硝催化剂清洗再生废水废渣的处理问题,适用性强,具有推广价值;2、技术成熟、操作简便、成本低、集成装备;3、工艺环保,节能降耗,采用烟气余热将雾粒汽化成水蒸汽,使得雾粒中含有的杂质直接暴露在除尘器中,采用除尘器除去水蒸汽之外的物质,构思独特、巧妙,除尘效率高;4、实现废水回用,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脱硝催化剂清洗再生废水废渣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85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院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RO膜浓缩小试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