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载具用蓄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8653.4 | 申请日: | 2015-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1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张豪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豪澎动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何自刚 |
地址: | 中国台湾嘉义市西区***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具用 蓄电池 模组 | ||
1.一种载具用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其包含壳体及盖覆于所述壳体顶部的顶盖;
电池室,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包括复数个槽室,所述复数个槽室中各两相邻者之间是相距地形成散热空间,各所述槽室包括至少二槽壁;
第一桩头;
第二桩头;以及
复数个电池单体,其分别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复数个槽室中,其中所述复数个电池单体是以串联或并联方式电性耦接而成为电池组,所述电池组的正电极是电性耦接所述第一桩头,所述电池组的负电极是电性耦接所述第二桩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具用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电池单体包括电池壳体、电极板、正电极及负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具用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电池单体中更设有极耐材料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具用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是为铅酸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具用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更一步包括:控制单元,其是与所述复数个电池单体作电性耦接,控制单元具有两接触端,所述两接触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桩头及所述第二桩头电性耦接,所述控制单元是用以控制所述复数个电池单体的充电或放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具用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含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电性耦接所述复数个电池单体,并且用以个别地对电池单体进行快速充电或正常充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具用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更进一步包含:检知装置,其电性耦接所述复数个电池单体,并且用以个别检测所述复数个电池单体的参数,所述充电装置是可藉由所述检知装置所检测到的参数而决定充电与否,其中所述参数至少包含电池单体的电压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载具用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检知装置所检测到所述电池单体的电压值是达到电压门槛值时,则所述充电装置停止对所述电池单体充电。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具用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更进一步包含:配电装置,其以并联或串联方式电性耦接各电池单体以输出所述载具用蓄电池模组的输出电力。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具用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槽室中更设有极耐材料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载具用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是为铅酸电池。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具用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是配置于所述复数个电池单体的上方与所述第一桩头及所述第二桩头之间而为所述顶盖所覆盖。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载具用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散热空间处具有至少一开口,以让所述复数个电池单体从所述开口散热。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载具用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散热空间处具有开口,所述开口是贯通所述壳体的至少两侧面以让所述复数个电池单体从所述开口散热。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载具用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用蓄电池模组是符合台系(CNS)、中国系(GB/T)、日系(JIS)、美系(BCI)及欧系(DIN)中任一者的一种车用启动型蓄电池的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豪澎动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豪澎动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865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锌溴液态储能系统的液位平衡装置
- 下一篇:压电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