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肤切开缝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8674.6 | 申请日: | 2015-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8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杜学军;柴明祥;柳申鹏;王俊波;杨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学军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9 | 分类号: | A61B17/3209;A61B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淑玲 |
地址: | 453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肤 切开 缝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肤切开缝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手术步骤为皮肤切开,皮下组织分离,显露、处理病灶,手术结束缝合皮肤。因此存在皮肤切开深度不易把握,切开后即刻出血,电凝止血过度影响皮肤愈合等问题。当手术结束缝合皮肤时,由于医生体力、精力下降,长时间牵拉皮肤切口等原因,导致软组织不均匀肿胀,很容易出现切口两侧皮缘对合不良,切口渗液、感染风险增加等现象,晚期则容易遗留显著疤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肤切开缝合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皮肤切开缝合器,改良手术程序,实现可控的皮肤切开深度;最大程度减少皮肤切开时出血及相应的电凝止血的使用;手术结束时可以进行简单、快速、精确的皮肤缝合操作,有效提高皮肤切口愈合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皮肤切开缝合器,包括:
切开缝合装置,用于皮肤切开与缝合;
切开导引定位针,用于穿刺定位,与所述切开缝合装置连接;
以及挤压贴膜,粘贴在待切开与缝合的皮肤上,使所述皮肤隆起;
所述切开缝合装置包括旋转轴、滑动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旋转轴、所述滑动杆与所述切开导引定位针互相平行,所述旋转轴的一端、所述滑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切开导引定位针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切开导引定位针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沿所述滑动杆方向,所述滑动杆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滑动连接;
所述旋转轴上安装有围绕所述旋转轴旋转的缝针圆筒,所述缝针圆筒上连接有弧形缝针;所述滑动杆上安装有刀片,所述刀片的刀尖指向所述切开导引定位针,且所述刀片的刀尖接触所述切开导引定位针。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直径均为5mm,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平面,且沿所述滑动杆方向,所述滑动杆可以左右自由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缝针数量为2-16个。所述弧形缝针数量由切口线长短决定,缝针间距符合外科缝合标准要求。如切口线长度较短,则所述切开缝合装置的旋转轴上只需安装有2个缝针圆筒,每个所述缝针圆筒上安装有一根弧形缝针。如切口线长度较长,则所述切开缝合装置的旋转轴上安装有4个或更多缝针圆筒,每个所述缝针圆筒上安装有一根弧形缝针。或者,所述缝针圆筒为一个整体,所述缝针圆筒上等间距的设置有多个弧形缝针。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缝针的尾端设置有旋转手柄;所述弧形缝针的尖端设置有凹槽,用于带入缝合线。沿垂直切口线方向转动所述旋转手柄,可以使所述弧形缝针垂直所述切口线穿入皮肤。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缝针为1/2弧度的三角针,所述弧形缝针的直径为0.3~1.6mm。优选的,所述弧形缝针与现有手术缝针型号相同,弧度相同。可以根据不同的手术需求,选择不同型号和弧度的缝针。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弧形缝针为半圆弧形缝针,所述半圆弧形缝针的半圆直径为15mm,每个所述弧形缝针之间的间距为15mm。
进一步的,所述刀片设置在所述滑动杆、所述切开导引定位针、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构成的框架内部。优选的,所述刀片为三角形或圆弧形刀片。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贴膜为长方形贴膜,所述挤压贴膜的长边的长度不小于手术切口长度,所述挤压贴膜的短边的宽度为40mm。所述挤压贴膜的长边的长度较手术切口长度稍长。
优选的,所述挤压贴膜的长边为加厚折叠边,所述加厚折叠边的厚度范围是2~3mm。
所述挤压贴膜长边的长度依手术切口长度而定,所述挤压贴膜按照长边与切口线平行方式粘贴在皮肤上,且使得切口线与贴膜两条长边的平分线重合,加厚折叠边位于切口线两侧各20mm处。所述挤压贴膜与现有手术切口无菌保护膜使用相同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切开导引定位针是直径为0.5~2mm的克氏针。优选的,所述克氏针具有不同的长度型号,可以根据不同切口线长度选择不同长度的克氏针。
一种上述的皮肤切开缝合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标记皮肤切口线,粘贴所述挤压贴膜;
步骤2:捏持并挤压所述挤压贴膜,使皮肤隆起,从隆起的一端按切口线走向,在真皮层下平行皮肤刺入所述切开导引定位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学军,未经杜学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86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普外科用吸盘式手术刀
- 下一篇:一种医用双镊头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