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斜齿轮—非圆锥齿轮行星轮系钵苗宽窄行移栽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8693.9 | 申请日: | 2015-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2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毛世民;张委;刘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F16H1/28;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圆锥 行星 轮系钵苗 宽窄 移栽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涉及高速钵苗宽窄行移栽机,具体涉及一种斜齿轮—非圆锥齿轮行星轮系钵苗宽窄行移栽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水稻插秧机品种多样,但无论是宽窄行插秧还是等行距插秧,移栽机构所取的秧苗都为毯状苗,容易伤根。而钵苗宽窄行移栽机构所取的秧苗为钵苗,钵与钵之间的苗不存在盘根现象,所以在取苗过程不存在伤根问题,相比毯状苗插秧具有更加短的返青周期,这对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大意义。
宽窄行种植是指水稻钵苗移栽机的行间距实行一宽一窄的种植方式,这种种植方式利用作物边际优势的增产原理,通过调整秧苗的行间距,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度,减轻病害(稻瘟病),从而达到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的目的。
水稻钵苗宽窄行移栽机构是在移栽机上实现了从塑盘穴位中取秧、植入田中、使钵状秧苗成宽窄行种植的部件。在此之前,已经实现了二级非圆锥齿轮传动的水稻钵苗宽窄行移栽机构,但在实际作业中,由于秧针在取秧一段侧向偏移量过大,造成取苗位置不准确,特别是实际作业中秧苗位置不规则,取苗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斜齿轮—非圆锥齿轮行星轮系钵苗宽窄行移栽机构,通过调节各传动轴间的轴交角和其它机构参数,保证取苗过程取秧爪为近似“直取苗”姿态,提高取苗成功率;移栽臂的取秧爪在取苗时轨迹侧向偏移,实现钵苗宽窄行移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传动箱、主动链轮、链条、中心链轮、中心轴、行星轮系、上栽植臂和下栽植臂;所述的中心轴和主动链轮轴均通过轴承支承在传动箱上,固定在主动链轮轴上的主动链轮与固定在中心轴上的中心链轮通过链条连接;两个行星轮系对称设置在中心轴两端,中心轴伸出传动箱外的两端分别与一个行星轮系的齿轮箱固定。
所述的行星轮系包括齿轮箱、中心圆柱斜齿轮、上中间圆柱斜齿轮、上第一中间非圆锥齿轮、上第二中间非圆锥齿轮、上第三中间非圆锥齿轮、上第四中间非圆锥齿轮、上第五中间非圆锥齿轮、上行星非圆锥齿轮、下中间圆柱斜齿轮、下第一中间非圆锥齿轮、下第二中间非圆锥齿轮、下第三中间非圆锥齿轮、下第四中间非圆锥齿轮、下第五中间非圆锥齿轮和下行星非圆锥齿轮,以及通过轴承支承在齿轮箱内的上第一中间轴、下第一中间轴、上第二中间轴、下第二中间轴、上第三中间轴、下第三中间轴、上行星轴和下行星轴;所述的中心圆柱斜齿轮空套在中心轴上,并通过牙嵌式法兰与传动箱固定;上第一中间非圆锥齿轮和上中间圆柱斜齿轮均与上第一中间轴固定;下第一中间非圆锥齿轮和下中间圆柱斜齿轮均与下第一中间轴固定;中心圆柱斜齿轮的两侧分别与上中间圆柱斜齿轮和下中间圆柱斜齿轮啮合;上第三中间非圆锥齿轮和上第二中间非圆锥齿轮均与上第二中间轴固定;上第四中间非圆锥齿轮和上第五中间非圆锥齿轮均与上第三中间轴固定;上行星非圆锥齿轮与上行星轴固定;所述的上第二中间非圆锥齿轮与上第一中间非圆锥齿轮啮合,上第四中间非圆锥齿轮与上第三中间非圆锥齿轮啮合,上行星非圆锥齿轮与上第五中间非圆锥齿轮啮合;下第二中间非圆锥齿轮和下第三中间非圆锥齿轮均与下第二中间轴固定;下第四中间非圆锥齿轮和下第五中间非圆锥齿轮均与下第三中间轴固定;下行星非圆锥齿轮与下行星轴固定;所述的下第二中间非圆锥齿轮与下第一中间非圆锥齿轮啮合,下第四中间非圆锥齿轮与下第三中间非圆锥齿轮啮合,下行星非圆锥齿轮与下第五中间非圆锥齿轮啮合。
所述上行星轴伸出齿轮箱外的一端与上栽植臂的栽植臂壳体固定,下行星轴伸出齿轮箱外的一端与下栽植臂的栽植臂壳体固定;上栽植臂和下栽植臂的结构完全一致。
所述的上第一中间轴和下第一中间轴对称设置在中心轴两侧,且与中心轴的轴交角均为 ;中心圆柱斜齿轮、上中间圆柱斜齿轮和下中间圆柱斜齿轮的螺旋角均为;所述的上第二中间轴和下第二中间轴对称设置在中心轴两侧,上第二中间轴与上第一中间轴、下第二中间轴下与第一中间轴之间的轴交角均为η;所述的上第三中间轴和下第三中间轴对称设置在中心轴两侧,上第三中间轴与上第二中间轴、下第三中间轴与下第二中间轴之间的轴交角均为ξ;所述的上行星轴和下行星轴对称设置在中心轴两侧,上行星轴与上第三中间轴、下行星轴与下第三中间轴之间的轴交角均为;、η、ξ和的取值根据相应的宽窄行行距农艺要求设计,但均不等于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86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