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刺伤头皮针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9160.2 | 申请日: | 2015-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8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川莉;冷亚美;余艳;卢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伤 头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刺伤头皮针套。
背景技术
现有头皮针在使用前套有针套,但输液时取下针套后,针套即被丢弃。
输液后头皮针拔出,针头裸露,在后续丢弃头皮针的过程中,护士容易被裸露的针头刺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使用头皮针输液过程中,头皮针拔出后护士被刺伤的防刺伤头皮针套。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刺伤头皮针套包括针套主体,针套主体内设置有贯穿针套主体的针孔,针套主体上沿针孔长度方向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V形槽、入针切口和针槽,针套主体具有入针切口的一段的内表面连接有弹性套,弹性套的内径与头皮针针管外径适配,弹性套上设置有弹性套切口,入针切口与弹性套切口位置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防刺伤头皮针套在头皮针拔出时即将头皮针包裹,避免头皮针裸露,从而避免后续过程中护士被刺伤。
附图说明
图1是防刺伤头皮针套结构图;
图2是防刺伤头皮针套轴向剖视图;
图3是防刺伤头皮针套装到头皮针上,头皮针被包裹时的状态图;
图4是防刺伤头皮针套装到头皮针上,头皮针露出时的状态图;
图中标记为:针套主体1、V形槽2、入针切口3、针槽4、弹性套切口5、弹性套6、针孔7、头皮针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刺伤头皮针套包括针套主体1,针套主体1内设置有贯穿针套主体1的针孔7,针套主体1上沿针孔7长度方向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V形槽2、入针切口3和针槽4,针套主体1具有入针切口3的一段的内表面连接有弹性套6,弹性套6的内径与头皮针针管外径适配,弹性套6上设置有弹性套切口5,入针切口3与弹性套切口5位置对应。
防刺伤头皮针套使用方法如下:
A、将防刺伤头皮针套套到头皮针8上,使V形槽2对准头皮针8的手持部。继续推动防刺伤头皮针套,在V形槽2的引导作用下,头皮针8的手持部撑开入针切口3和弹性套切口5。再继续推动防刺伤头皮针套,即可将防刺伤头皮针套套到头皮针8上。防刺伤头皮针套不能推移过度,避免头皮针8的针头露出。防刺伤头皮针套套到头皮针8上后的状态如图3所示。
B、输液时,推动防刺伤头皮针套使头皮针8的针头露出,即可将针头插入病人身体进行输液。输液时防刺伤头皮针套不取下和丢弃。头皮针露出时的状态如图4所示。
C、输液完成后,拉回防刺伤头皮针套,使防刺伤头皮针套再次包裹头皮针8,即可防止护士被刺伤。此时状态如图3所示。
如前所述,输液时,本防刺伤头皮针套仍套在头皮针8上不丢弃。输液完成后,防刺伤头皮针套在头皮针8拔出时即将头皮针8包裹,避免头皮针8裸露,从而避免后续过程中护士被刺伤。
入针切口3和弹性套切口5能够被撑开,便于防刺伤头皮针套套到头皮针8上;防刺伤头皮针套套到头皮针8上后,入针切口3和弹性套切口5闭合,防止防刺伤头皮针套掉出头皮针8。弹性套6的作用是给予头皮针8的针管一定的压力,既使防刺伤头皮针套不会在头皮针8上随意移动,又使推移防刺伤头皮针套时,防刺伤头皮针套能够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91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