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缆及其电缆终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09860.1 | 申请日: | 2015-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0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斌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1/02;H01B7/22;H01R11/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缆 及其 终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电缆终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新型电缆及其电缆终端结构。
背景技术
石油开采过程中需要在井下进行大量的工具进行作业。由于所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需要高压电力,因此石油井下使用的输送电缆必须耐受高压、高温,硬度大的同时兼备一定的导电性。电缆除了提供能量外还需要给某些机械设备施加一定的推动力,使其能在石油井下移动。电缆终端集防水、应力控制、屏蔽、绝缘于一体,具有一定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根据设计的不同适于不同的环境。而适用于石油井下适用的电缆终端相较于其他电缆机械强度应更大,但是目前电缆终端结构复杂,强度低,稳定性差,在井下无法长期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电缆及其电缆终端结构,解决目前石油井下使用的电缆机械强度低和电缆终端结构复杂、强度低、稳定性差,无法长期使用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电缆及其电缆终端结构,电缆包括钢芯线、铜镀层、聚酰胺绝缘层、热塑性塑料层。
电缆中央设有钢芯线,钢芯线外层设有铜镀层,所述铜镀层紧贴钢芯线,聚酰胺绝缘层包裹紧密包裹铜镀层和钢芯线。热塑性塑料层包覆聚酰胺绝缘层。
所述电缆终端包括紧固部件、碗状部件、铜垫片、陶瓷端子、外壳、绝缘体、连接头、封闭部件、向下斜面、铜套管、绝缘体、配对轮廓、锁闭部件、橡胶护套、铜连接件、绝缘衬套、连接构件。
电缆终端上部中央设有碗状部件,碗状部件内部紧贴卡扣倒装圆锥形紧固部件,碗状部件与倒装圆锥形紧固部件相互吻合。钢芯线顶端暴露铜镀层,直径变小。所述钢芯线顶端插入倒装圆锥形紧固部件内,依靠两者之间相互的摩擦力固定悬空的钢芯线。碗状部件下方设有铜垫片,铜垫片包裹钢芯线外的铜镀层,起固定作用。
连接头下方连接铜套管,铜套管包裹倒装圆锥形紧固部件、碗状部件、铜垫片,其中铜套管牢固挤压铜垫片。连接头中部设有绝缘体,绝缘体连接封闭部件,封闭绝缘体和陶瓷端子之间的空隙。电缆外部从封闭部件开始向下至电缆绝缘层部分均嵌套在陶瓷端子内部中央。陶瓷端子上部直径大于下部直径,所述陶瓷端子中部设有向下收缩斜面。电缆终端外壳内表面中设有一圈向下斜面。所述向下收缩斜面匹配设于所述向下斜面,将陶瓷端子承受的机械力转移到外壳上。
连接构件包括铜连接件、绝缘衬套、橡胶护套。连接构件插入连接头,所述连接构件与连接头紧密连接形成电力通路。绝缘衬套包裹铜连接件,橡胶护套紧箍绝缘衬套。连接构件与连接头相连后,橡胶护套内表面设有的配对轮廓和绝缘体封闭橡胶护套和绝缘体之间的缝隙。
作为优选,电缆总金属含量为20%~40%。
本实用新型电缆使用表面镀有铜层的钢芯线作为导体,保持一定导电性的同时增加电缆机械强度,另外电缆终端结构简单,强度高、绝缘性能好,可在石油井下长期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电缆及其电缆终端结构具体实施例一电缆结构剖面图。
其中:1、钢芯线,2、铜镀层,3、聚酰胺绝缘层,14、热塑性塑料层。
图2为一种新型电缆及其电缆终端结构具体实施例一电缆终端结构剖面图。
其中:2、铜镀层,3、聚酰胺绝缘层,4、紧固部件,5、碗状部件,6、铜垫片,7、陶瓷端子,8、外壳,9、绝缘体,18、连接头,19、封闭部件,56、向下斜面,57、铜套管。
图3为一种新型电缆及其电缆终端结构具体实施例二电缆结构剖面图
其中:1、钢芯线,2、铜镀层,3、聚酰胺绝缘层,14、热塑性塑料层。
图4为一种新型电缆及其电缆终端结构具体实施例二电缆终端结构剖面图。
其中:9、绝缘体,18、连接头,24、配对轮廓,31、应力消除结合部件,33、单独密封部件,39、锁闭部件,41、橡胶护套,54、铜连接件,55、绝缘衬套,58、连接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参阅图1,电缆中央设有一根钢芯线1,一根钢芯线1外层设有铜镀层2,所述铜镀层2紧贴钢芯线1,聚酰胺绝缘层3包裹紧密包裹铜镀层2。热塑性塑料层14包覆聚酰胺绝缘层。所述热塑性塑料层14横截面形状为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斌,未经李晓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98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缆断线自动停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料带护套安装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