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叉车机罩的隐藏式锁止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0113.X | 申请日: | 2015-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4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张锐;唐文;王凯;余尚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威玛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75 | 分类号: | B66F9/075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地址: | 237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叉车 隐藏 式锁止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叉车机罩的隐藏式锁止机构。
背景技术:
电动叉车是货运行业的重要设备,一般用于装卸和码放较大货物,电动叉车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噪音低、污染小的灵活优点,可以在环境复杂的空间作业,随着现代化的建设的发展,电动叉车的使用率越来越高,由于电动叉车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可以很方便的操作,又有较强的适用性,所以工厂车间,仓库码头,铁路车站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搬运设备,电动叉车是一种结构轻巧的小型设备,主要由货叉、控制箱和控制手柄组成,电动叉车内部核心元件都会设置在机罩内部,机罩上方设置座椅等部件,由于机罩内的元件较为核心,因此一般都会配备有相应的锁止装置,目前市面上这类的锁止机构都是直接设置在机罩上,这种设置方式,不仅在正常的使用中容易碰撞照成变形或损坏,同时安装设计相对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用于叉车机罩的隐藏式锁止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叉车机罩的隐藏式锁止机构,主体包括定位盘、把手和卡勾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盘上设置有一安装螺孔,所述的定位盘上还设置有一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的由定位盘的一侧穿过定位盘,所述的定位柱的另一端穿过卡勾板,且通过一螺母定位,所述的卡勾板与定位盘之间设置有一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弹簧套在定位柱上,所述的复位弹簧的两端头分别固定在定位盘和卡勾板上,所述的把手固定在卡勾板的底部。
所述的螺母与卡勾板之间设置有一平垫圈,所述的平垫圈套在定位柱上,保证了卡勾板活动的灵活性,使用更加流畅。
所述的把手的根部设置有一把手套,设计更加人性化,避免误伤操作人员的手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定位盘通过固定在车架上,然后在车架上预留相对的孔位,将把手的根部预留与孔位内,通过提拉把手即可以实现开合,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隐藏的方式进行设计电动叉车锁,不仅确保了叉车整体的美观度,同时还可以避免被碰撞变形或者损坏,更加方便实用,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于车架上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用于叉车机罩的隐藏式锁止机构,主体包括定位盘1、把手2和卡勾板3组成,定位盘1上设置有一安装螺孔4,定位盘1上还设置有一定位柱5,定位柱5的由定位盘1的一侧穿过定位盘1,定位柱5的另一端穿过卡勾板3,且通过一螺母6定位,卡勾板3与定位盘1之间设置有一复位弹簧7,复位弹簧7套在定位柱5上,复位弹簧7的两端头分别固定在定位盘1和卡勾板3上,把手2固定在卡勾板3的底部,这样设置后,首先将定位盘1固定在车架11上,然后在车架11上预留相对的孔位12,将把手2的根部预留与孔位12内,通过提拉把手2即可以实现开合,简单方便,螺母6与卡勾板3之间设置有一平垫圈8,平垫圈8套在定位柱5上,保证了卡勾板3活动的灵活性,使用更加流畅,把手2的根部设置有一把手套9,设计更加人性化,避免误伤操作人员的手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威玛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威玛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01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