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控电流式次声波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0377.5 | 申请日: | 2015-0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2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周恒胥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恒胥 |
主分类号: | B06B1/00 | 分类号: | B06B1/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7138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控 电流 次声波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电机械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控电流式次声波发生器。
背景技术
次声波发生器用于产生次声波,在生活起居可用于驱虫驱蚊,农业方面,可用于对杂草,害虫的驱逐,目前,主要有四种次声波发生器,一、气爆式次声波发生器,是将压缩空气、高压蒸汽或高压燃气有控制地以脉冲式突然放出,利用高速排出的气体激发周围媒质的低频振动,形成所需的次声波,但此装置可控制性较差,产生强度较低,需要近距离发射才会产生预期效果。二、管式次声波发生器,其构造和工作原理很像乐器中的笛子,当管子中空气柱的振动与管子本身固有频率相同时,就可产生较强的次声波,在管子一端装上一个活塞,用电动机驱动或用气流激励,当振动频率的四分之一波长与管子长度相等时,可获得所要的次声波,但产生条件苛刻,要产生次声波,管子必须足够长。三、扬声器式次声波发生器,其工作原理与扬声器相似,采用特殊的振动膜片,膜片振动可产生一定频率的次声波,但要产生一定强度的次声波,除要求较高的振幅外,还必须使振动膜面积足够大,其周长大致要与次声波波长相当。此装置与本发明最为相似,但本装置主要通过手动控制产生额定强度的声波。四、频率差拍式:是采用两个不同频率的声波发生器同时工作,利用它们频率的相差来获得需要的低频次声波,其中有一种方法是利用压电晶体产生两束频率稍有差异的超声波,两者作用产生高频和低频声波,高频声波是两者频率之和,低频声波是两者频率之差,高频声波在空气中很快衰减,次声波则直达目标,但需求装置繁杂,操作局限在实验室或大型专业公司内,投入成本过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电流式次声波发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控电流式次声波发生器,包括启动开关和次声波发生器,所述启动开关连接有弹簧装置,所述弹簧装置包括第一条形铁片、第二条形铁片和用于连接两块条形铁片的弹簧组,所述第一条形铁片位于第二条形铁片前端,且第一条形铁片与启动开关相连,所述第二条形铁片后端从前到后依次安装有柱体和撞针,且第二条形铁片、柱体和撞针之间均留有间隙,所述撞针后端安装有径向涡轮,所述弹簧组、柱体和撞针均为三组,且三组弹簧组的弹力系数分别为1、2和4,所述径向涡轮四周安装有叶片,且叶片均匀分布在径向涡轮四周,所述次声波发生器包括壳体、粒子发射源、电压计、扬声器震动膜和声圈,所述壳体内腔的顶端和中部分别安装有声圈和扬声器震动膜,所述电压计安装在壳体底端,且通过导线与径向涡轮连接,所述粒子发射源安装在电压计底部。
优选的,所述柱体与撞针的数量均为三根,且柱体由轻质塑料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叶片数量不少于三片。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纵截面为正梯形与倒梯形拼接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控电流式次声波发生器,有效地控制次声波强度,通过电压表的读数控制声波强度。操作简单,易于大众化使用,它有效地结合了扬声器发声和电磁效应的原理,将数字化的显示以较小误差的得到我们所需的声波强度,另外,它装置简单,易于放置,可用于各种环境下,减少了因为体积,质量因素而造成的装置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启动开关、2弹簧装置、21第一条形铁片、22第二条形铁片、23弹簧组、3柱体、4撞针、5径向涡轮、6叶片、7导线、8次声波发生器、81壳体、82粒子发射源、83电压计、84扬声器震动膜、85声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恒胥;,未经周恒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03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