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换轮放线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1155.5 | 申请日: | 2015-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3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闽(张家港)新型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7/16 | 分类号: | B21C47/16;B21C47/2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黄春松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放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对缠绕有钢丝的工字轮进行放线的自动换轮放线架。
背景技术
传统放线架的结构为:包括门架,在门架下部设置有旋转装置,工字轮安装于旋转装置上,工字轮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在旋转装置上旋转,在门架上还设置有张紧装置和积线装置。
传统放线架的工作原理为:从工字轮上引出的钢丝首先通过张紧装置,然后钢丝再通过积线装置,最后钢丝受到收线牵引机的牵引,钢丝在收线牵引机的牵引下拉动工字轮在旋转装置上边旋转边放线;当工字轮上的钢丝快放完时,需对积线装置进行边积线边退积操作,积线:把钢丝积聚于积线装置上,退积:将积聚于积线装置上的钢丝放线,积线装置的积线速度大于退积速度,所以能使工字轮上剩余的钢丝积聚在积线装置上;然后利用对积线装置上积聚的钢丝进行退积的时间来更换工字轮以实现连续放线的目的,这样在更换工字轮过程中就不会出现钢丝断供现象;更换工字轮操作步骤如下:把放完钢丝的工字轮从旋转装置上取下后换上满盘工字轮,再把满盘工字轮上的钢丝前端与积线装置上的钢丝末端相焊接,当积线装置上积聚的钢丝放完后,满盘工字轮就会继续进行放线,如此就能实现连续不断的放线。
传动放线架的缺点是:一、钢丝在收线牵引机的牵引下拉动工字轮在旋转装置上边旋转边放线,这样的放线方式会导致放线张力变大,放线张力大容易导致钢丝超荷载而使钢丝线径缩小,从而影响钢丝的品质。二、在更换工字轮之前,需要对积线装置进行边积线边退积操作,这样就会导致在线钢丝的张力波动变大,张力波动大就会导致钢丝线径的波动也变大,从而使钢丝的质量不稳定;甚至,当在线钢丝张力减小到一定程度后,会导致运行钢丝松丝而产生绞线,直接导致产品的报废。三、传统放线架放线时需要专人看护并在工字轮即将放线完毕前进行边积线边退积、更换工字轮、焊接的操作,并且上述一系列复杂的操作被严格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这就使工人看护的时间长、操作的时间短,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效率,并且工人在短时间内的高强度操作也易发生误操作,从而易导致放线钢丝乱丝、打扣、焊接不牢、断丝等异常情况的发生,大大影响了钢丝的生产质量和工人的劳动安全。四、传统放线架的结构复杂,易损坏,维护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放线张力小且稳定、能提高工人劳动效率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自动换轮放线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动换轮放线架,包括:机架,其特点是:在机架上设置有能在机架上旋转的支承架,在支承架上至少设置有两个用以固定工字轮的安装架,所有固定在安装架上的工字轮的中心轴线水平,在支承架一侧的机架上还设置有能在机架上旋转的摆杆,摆杆的旋转中心线水平并且与固定在安装架上的工字轮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不大于2cm,当工字轮位于支承架和摆杆之间并且工字轮的中心轴线与摆杆的旋转中心线平行时,工字轮处于放线工位,此时支承架上的其它工字轮处于待放线工位,摆杆的一端设置有能对钢丝进行导向的第一导线轮,摆杆的中部设置有能对钢丝进行导向的第二导线轮,处于放线工位的工字轮上的钢丝受到第一、第二导线轮的导向后能沿着摆杆的旋转中心线被牵引导出,摆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平衡块;经过第一、第二导线轮导向的钢丝被牵引时能带动摆杆绕着摆杆的旋转中心线和处于放线工位的工字轮旋转,从而使钢丝在第一导线轮的带动下能逆着钢丝在工字轮上的缠绕方向被逐圈放线,在机架上还设置有能使支承架旋转而使待放线工位上的工字轮分别从待放线工位转向放线工位进行放线的转向机构,在支承架上还设置有能启动转向机构的触发机构。
进一步的,前述的自动换轮放线架,其中:转向机构的一种结构为:在机架上设置有气缸,在支承架上设置有齿轮,齿轮旋转时能带动支承架旋转,气缸活塞杆顶部设置有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气缸带动齿条前后移动,从而使齿轮旋转。
进一步的,前述的自动换轮放线架,其中:转向机构的另一种结构为:在机架上设置有电机,在支承架上设置有齿轮,齿轮旋转时能带动支承架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齿轮相啮合的传动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闽(张家港)新型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闽(张家港)新型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11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叉一体式钢丝缠绕机架
- 下一篇:一种高压除鳞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