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体三角垂轴共架构级联式发电风塔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1162.5 | 申请日: | 2015-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0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向松;向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广发海能科技有限公司;向松 |
主分类号: | F03D11/04 | 分类号: | F03D11/04;F03D11/02;F03D9/00;F03D3/00;H02S10/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三角 垂轴共 架构 级联 发电 | ||
1. 一种立体三角垂轴共架构级联式发电风塔,其特征在于由(1)塔架总成,(2)风机总成,(3)传动总成,(4)发电总成,(5)光伏总成五大部分构成,塔架总成(1)构成立体三角垂轴共架构框架,作为风机总成(2)的主轴框架及附属设施塔架,风机总成(2)以塔架总成为支撑构成三轴鼎立级联式风机阵列,一塔三机与传动总成(3)构成大转盘大扭矩三轴行星合力、同步传动机构,将风力转化为旋转的机械能驱动发电总成(4),实现风能→机械能→电能的转换,再通过光伏总成(5)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经过电气系统储能、逆变、控制转换为塔架总成(1)、风机总成(2)、传动总成(3)、发电总成(4)及附属设施的电气设备提供独立的风光互补电力供应的发电风塔,从而构成独立权利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三角垂轴共架构级联式发电风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塔架总成(1)由地梁组件(10)、塔基部分(11)、外立管柱(12)、中立管柱组件(13)、定轴杆组件(14)、斜支撑组件(15)、横梁组件(16)、顶梁组件(17)、导流棚(18)、避雷组件(19)构成;而地梁组件(10)通过混凝土浇筑构成塔基部分(11),并以此为基础分别与外立管柱(12)、中立管柱组件(13)对应连接构成有地下七个支点的六角形地梁网结构,由三个外立管柱(12)构成地上有中立管柱(13)支撑的立体三角形主体框柱结构,由三个斜支杆组件(14)构成地上有中立管柱(13)支撑的立体三角形支撑框柱结构,并通过横梁组件(16)连接这两个相错60°角的三角形框柱构成一体,在外立管柱(12)与中立管柱组件(13)之间,通过定轴杆组件(14)构成可回转支撑,在中立管柱组件(13)与塔基部分(11)之间搭建起导流棚(18),由中立管柱组件(13)、横梁组件(16)构建起塔顶隔层平台,由中立管柱组件(13)、横梁组件(16)与顶梁组件(17)构成立体三角菱形塔顶结构,塔顶上装有避雷组件(19)并通过电气连接至地梁组件(10)构成,整个塔架总成(1)可以归结为由一个在塔基部分(11)内的六角形平面地梁框架,一个“△”立体三角柱形主体框架,一个内“”星形顶撑支柱框架,一个外“”星形斜拉支撑框架,一个“△”立体三角菱形塔顶框架构成,从而构成一体化主体框架;塔架的高宽比按照黄金分割法比例整定1:0.618,实施时可以在1:0.7、2:1.5,3:2、4:3的比例之间选择,比例常数取30-80,中立管柱(130)与外立管柱(12)的直径比例可以按1:3、2:5、3:7、4:9来制定;所述的地梁组件(10)由地桩(100),地梁(101)、地网(102)构成,其地桩(100)连接地梁(101)连接地网(102)在塔基部分(11)内构成六角形平面框架结构与外立管柱(12)、中立管柱组件(13)及斜支撑组件(15)之间构成基础连接,并通过混凝土浇筑与地桩(100)构成一体而成;所述的塔基部分(11)由基准平台(110)、环形浮槽(111)、地下室(112)、电梯通道(113)、入口通道(114),电气设备(115)构成,而基准平台(110)是整个塔架的构建基础和基准,面上设有环形浮槽(111)及电气设备(115),地下设有地下室(112),在地下与地上的中立管柱组件(13)之间设有电梯通道(113)和入口通道(114)沟通整个塔基部分;所述的外立管柱(12)既是塔架的主体支柱又是风机总成(2)的主轴,外立管柱(12)是一个通天柱管型结构,管柱中间不设固定支撑连接,仅由定轴杆组件(14)分层回转套接约束,外立管柱(12)与地梁(101)横梁组件(16)构成立体三角形框柱整体,所述的中立管柱组件(13)由管柱(130)、平撑梁(131)、斜撑杆(132),内隔层(133)、内通道(134)、隔层(135)构成,其管柱(130)上设有平撑梁(131)、斜撑杆(132)构成以中心固定为基础的 三方“”星形顶撑框架,也可以是六方顶撑框架,管内还设有内隔层(133)及内通道(134),基于管柱(130)与平撑梁(131)及横梁组件(16)之间构建的顶撑框架还可设置隔层(135),从而构成整体支柱结构,所述的定轴杆组件(14)由轴套座(140)、滚珠(141)、内套管(142)、定轴杆(143)、汇接头(144)、斜撑杆(145)、中柱套管(146)构成,而轴套座(140)通过滚珠(141)与内套管(142)构成回转轴承连接、通过定轴杆(143)与中柱套管(146)连接固定,三个这样组合通过汇接头(144)与斜撑杆(145)连接到中柱套管(146)上固定构成“”星形中心固定的支撑框架,所述的内套管(142)管壁上沿轴向设有多个过孔用于穿过风机总成(2)的连轴杆组件(23)中的连轴管(230)及连轴钢缆(231)构成,所述的中柱套管(146)可以与中立管柱组件(13)构为一体,定轴杆组件(14)还可以制成由中立管柱组件(13)固定支撑的“△”三角框架结构;所述的斜支撑组件(15)由外斜撑管(150),拉力绳(151)、内斜撑杆(152)、斜拉接头(153)、地锚(154)构成;而外斜撑管(150)内穿有拉力绳(151)构成整体,通过斜拉接头(153)连接内斜撑杆(152)与中立管柱组件(13)构成内斜支撑连接,一端与横梁组件(16)连接,另一端与地锚(154)连接构成外斜支撑,共有三套这样的支撑连接围绕主体框架与塔基部分(11)构成外“”星形斜拉支撑框架,斜拉支撑的角度整定在∠12°-18°为宜,所述的外斜撑管(150)用于刚性支撑,拉力绳(151)用于拉力支撑,形成刚柔兼备的稳定支撑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广发海能科技有限公司;向松,未经深圳市广发海能科技有限公司;向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116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橡胶添加剂生产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污油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