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高度的体外预应力锚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3073.4 | 申请日: | 2015-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8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琪皓;侯帅;孙晓燕;薛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5/12 | 分类号: | E04C5/12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15101 | 代理人: | 庄英菊 |
地址: | 01401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高度 体外 预应力 锚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高度的体外预应力锚固装置,属于结构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体外预应力在加固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锚固装置是体外预应力结构中最重要的装置,它主要应用于后张法结构或构件中,用以永久性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其传递给混凝土构件。目前,体外预应力加固采用的预应力锚固装置主要通过固定锚具与锚板等构件固定预应力钢筋来实现的,锚板与端部钢板上预留的孔洞与预应力筋直径大小相同,加固完成后无法改变体外筋支承高度,不能实现不同预应力度下体外预应力筋支承高度的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高度的体外预应力锚固装置,该装置实现了不同预应力度下体外预应力筋支承高度可调,构造简单,施工方便。
技术解决方案:
本发明包括:锚固托架、端部钢板、锚板,端部钢板与在底部支架焊接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钢板下部开有细长孔,细长孔两侧对称设置有端部钢板螺栓孔;所述锚板上设置锚板螺栓孔,所述锚板螺栓孔与端部钢板螺栓孔相对应。
所述锚板中心孔为细长孔。
所述锚板上的细长孔的孔洞大小由钢筋调整的最大角度确定。
本实用新型在端部钢板上开细长孔,同时在端部钢板上要对称打入双排螺栓孔,方便调整高度后固定预应力筋的位置,并且螺栓在构件上的排列应满足受力、构造和施工要求,此要求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由实际构件尺寸和螺栓孔直径来确定。锚板螺栓孔间距要与端部钢板螺栓孔间距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由于通过张拉体外预应力筋对梁施加预应力时外预应力一般都施加在梁的受拉一侧,即施加预应力的部位一般在梁的中下侧,故端部钢板上打入的螺栓孔只需在中下侧打入,端部钢板上部不需打螺栓孔。为了避免应力损失,锚板上预应力筋穿入孔洞尺寸要根据实际体外预应力钢筋调整的最大角度值来确定,不能与钢筋尺寸大小相等。
有益效果:
a、有效地实现了随时调节体外预应力筋高度的功能。
b、可重复使用实验装置,实现不同预应力度的调节。
c、充分实现了钢板材料的优势,且施工简单,可行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锚板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
图4为图3的I-I图;
图5为图3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锚固托架由两块侧向钢板8、底面钢板5,横向肋板4、第一纵向肋板2、第二纵向肋板3、上部钢板9组成,所述两块侧向钢板8与底面钢板5分别贴在梁的两侧与底面,上部钢板9焊接在侧面板上,由于在支座处为了保证构件局部稳定与传递集中力还需焊接横向肋板4与纵向肋板2与3,构件2、3、4的位置由实际端部钢板预留孔洞的位置确定,只需避开孔洞位置即可。端部钢板1与锚固托架焊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端部钢板的中下部开细长孔10,孔旁边要均匀打两排螺栓孔,螺栓孔要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满足在构件 上的受力、构造和施工要求,同时还要跟锚板上4个锚板螺栓孔间距相对应,锚板中心孔为细长孔11,所述锚板上的细长孔11的孔径大小由梁端预应力筋倾角确定。
使用过程
锚固装置具有永久性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其传递给混凝土构件的作用,预应力筋通过夹片锚具7与锚板6固定,锚板紧贴于端部钢板上把集中应力均匀的传递给端部钢板,在体外预应力筋张拉的过程中通过端部钢板上的细长孔10可随时调节预应力筋的张拉高度即可改变预应力度,不同的高度对应着不同的预应力度。位置确定后便可使用螺栓通过固定锚板螺栓孔与端部钢板螺栓孔来固定体外预应力筋的位置。在实验和实际运用过程中可随时改变张拉支承高度,施工简便,该实用新型有效地实现了不同预应力度的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科技大学;,未经内蒙古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30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