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与支撑平台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3082.3 | 申请日: | 2015-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8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朱荣华;向君;田振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7/00 | 分类号: | E02B17/00;E02D27/4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黄磊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市火***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导管 基础 支撑 平台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风力发电等海洋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与支撑平台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我国,海上风力发电是一个新兴的产业,2007年以后我国开始逐步发展海上风力发电产业,随着海上风机的不断建设,行业内风机厂家开始将风机的电控、变压等设备置于集装箱中密封存放以防止盐雾腐蚀,而这些集装箱需要放置于风机塔筒以外,并建立专用平台。同时考虑到中国海上运维现状,也有厂家开始在塔筒外布置应急避难舱,该设备也需要建立专用平台。
通常,海上安装一般先完成风机导管架基础安装,而后再安装用于支撑集装箱和应急避难舱的支撑平台。该支撑平台和风机导管架基础的连接传统上采用法兰和螺栓连接。但由于平台结构较大,整体刚性不强,吊装过程中难免发生形变,给螺栓对接增加了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经济实用、安全稳定性高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与支撑平台的连接结构,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和平台制作的精度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与支撑平台的连接结构,包括有导管架基础和支撑平台,在所述导管架基础上部的每个斜撑上各焊接有一根竖直向上的支撑圆管,在所述支撑平台底部的横梁上焊接有与上述支撑圆管一一对应的锥形楔块,且所述锥形楔块的锥头朝下,并能插入支撑圆管的中空腔内固定。
所述斜撑有多个,围着导管架基础的主筒体间隔均布,并呈镜像对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1、支撑平台的吊装方便快捷,操作简单;
2、大大降低了支撑平台制作的精度要求,完全不用考虑机加工问题;
3、减少了法兰成本的投入和焊接工作量;
4、减少了工人现场施工工作量;
5、不再有现场连接时的安全隐患,对保证工程进度的顺利推进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与支撑平台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锥形楔块与支撑圆管的插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与支撑平台的连接结构,包括有导管架基础1和支撑平台2,其中,在所述导管架基础1上部的每个斜撑101上各焊接有一根竖直向上的支撑圆管3,在所述支撑平台2底部的横梁201上焊接有与上述支撑圆管3一一对应的锥形楔块4,且所述锥形楔块4的锥头朝下,并能插入支撑圆管3的中空腔内固定。所述斜撑101有多个,围着导管架基础1的主筒体102间隔均布,并呈镜像对称。
制作时,首先将支撑圆管3焊接在导管架基础1的斜撑101上,将锥形楔块4焊接在支撑平台2的横梁201上,固为一整体;而后再将焊接有支撑圆管3的导管架基础1安装到位;最后通过起重机将支撑平台2吊起,并将其上的锥形楔块4插入导管架基础1上的支撑圆管3内,以完成支撑平台2的安装固定。
综上所述,相比现有技术,本方案的连接方式简单易行,实施容易,大大 降低了施工难度和平台制作的精度要求,进而有效解决了以往现场连接时的安全隐患,对保证工程进度的顺利推进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子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30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升船机平衡重钢丝绳双液压缸张拉装置
- 下一篇:排水闸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