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氨分解再生切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3770.X | 申请日: | 2015-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9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骏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B01D53/02;C01B3/56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张荣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解 再生 切换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氨分解再生切换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氨分解再生切换系统中,氢气由进气阀进入干燥塔A经分子筛吸附干燥后经止回阀排出使用,同时干燥后的部分气体经流量计进入干燥塔B进行再生,再经排气口排出。干燥塔A和B切换周期为24小时。由于进排气阀多为手动阀门,操作过程多,容易出差错,存在人工调节的浪费现象,而且再生气为氢气,排放危险且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分解再生切换系统,其有效解决了人为操作可靠性较差的问题,且对再生系统进行改进,可以选用更加廉价的气体进行干燥塔内分子筛的干燥,有利于进一步节约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氨分解再生切换系统,包括相互并联的干燥单元,所述干燥单元包括干燥塔和连通在干燥塔两端的管道,所述管道包括进气管、排气管、出气管和再生气管,所述进气管、排气管、出气管和再生气管上分别设置有进气阀、排气阀、出气阀和控制阀;所述干燥单元之间的进气管相互连通并共用同一通气管道,所述干燥单元之间的排气管相互连通并共用同一通气管道,所述干燥单元之间的出气管相互连通并共用同一通气管道,所述干燥单元之间的再生气管相互连通并共用同一通气管道,所述再生气管间共用的通气管道上设置有再生气阀、减压阀和加热器。
优选的,所述进气阀、排气阀和再生气阀为气动阀。
优选的,所述出气阀和控制阀为止回阀。
优选的,所述干燥单元为2组,分别为干燥单元Ⅰ和干燥单元Ⅱ,所述干燥单元Ⅰ包括干燥塔Ⅰ和连通在干燥塔Ⅰ两端的管道,所述进气管、排气管、出气管和再生气管靠近干燥塔Ⅰ一端分别设置有进气阀Ⅰ、排气阀Ⅰ、出气阀Ⅰ和控制阀Ⅰ;所述干燥单元Ⅱ包括干燥塔Ⅱ和设置在干燥塔Ⅱ两端的管道,所述进气管、排气管、出气管和再生气管靠近干燥塔Ⅱ一端分别设置有进气阀Ⅱ、排气阀Ⅱ、出气阀Ⅱ和控制阀Ⅱ。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有效解决了人为操作可靠性较差的问题,且对再生系统进行改进,可以选用更加廉价的气体进行干燥塔内分子筛的干燥,有利于进一步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干燥塔Ⅰ、2为干燥塔Ⅱ、3为进气管、301为进气阀Ⅰ、302为进气阀Ⅱ、4为排气管、401为排气阀Ⅰ、402为排气阀Ⅱ、5为出气管、501为出气阀Ⅰ、502为出气阀Ⅱ、6为再生气管、601为控制阀Ⅰ、602为控制阀Ⅱ、603为再生气阀、604为减压阀、605为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氨分解再生切换系统,包括相互并联的干燥单元,所述干燥单元包括干燥塔1,2和连通在干燥塔1,2两端的管道,所述管道包括进气管3、排气管4、出气管5和再生气管6,所述进气管3、排气管4、出气管5和再生气管6上分别设置有进气阀301,302,排气阀401,402,出气阀501,502和控制阀601,602;所述干燥单元之间的进气管3相互连通并共用同一通气管道,所述干燥单元之间的排气管4相互连通并共用同一通气管道,所述干燥单元之间的出气管5相互连通并共用同一通气管道,所述干燥单元之间的再生气管6相互连通并共用同一通气管道,再生气管6间共用的通气管道上设置有再生气阀603、减压阀604和加热器605;进气管3、排气管4、出气管5和再生气管6之间相互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骏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骏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37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滤机压榨、穿流气体干燥预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工业尾气脱水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