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光纤着色机涂覆机构的对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3788.X | 申请日: | 2015-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9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贺言;潘强斌;王珑 | 申请(专利权)人: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06 | 分类号: | B05C1/06;B05C11/00;B05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魏殿绅;庞炳良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光纤 着色 机涂覆 机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着色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光纤着色机涂覆机构的对中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光缆制造中,光纤外层一般会涂覆一层有色油墨,以利用不同颜色的油墨,对光纤进行区分和辨别。在光纤着色生产中,为了保证良好的着色质量,要求涂覆机构必须具备良好的对中性。涂覆机构的对中性是指涂覆机构中的着色模具(包括入口模具和出口模具)与光纤行经路径之间的重合程度。涂覆机构的对中性越好,涂覆机构对光纤衰减的影响越小,着色模具的使用寿命越长。
目前市场上的国产光纤着色机都是直接利用着色模具进行对中,这种对中方式的缺点是操作不便,难以准确判断着色模具内孔与光纤是否重合,对中精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光纤着色机涂覆机构的对中装置,能够方便、准确、快捷地校准涂覆机构的着色模具内孔与光纤是否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光纤着色机涂覆机构的对中装置,包括金属棒和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固定在金属棒的中部外表面,金属棒的长度为160~200mm,金属棒和定位环整体沿轴向开有对中槽,对中槽的深度大于金属棒的半径,对中槽的底部超过金属棒的中轴线1~2mm;金属棒的两端各切去一段呈半圆柱状的棒体,金属棒两端剩下的部分位于金属棒中轴线的同一侧,且金属棒两端剩下的部分均沿边缘切去部分棒体,形成2个对中剖口;整个对中装置一体成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金属棒的长度为180m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定位环的直径为28mm,长度为16~20mm,优选为18m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对中槽的宽度为2~4mm,优选为3m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对中剖口的直径为12~18mm,优选为15m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对中剖口的长度为10~12mm,优选为11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对中装置包括160~200mm长的金属棒,有长达160~200mm的有效校准长度,能从多个水平方向校准涂覆机构的对中性,保证着色模具与光纤路径的高度重合;金属棒的两端形成对中剖口,能够直观显示光纤路径与着色模具内孔之间的位置关系,当光纤与两端的对中剖口平面都重合时,即表示当前方向上的对中校准已完成,整个校准过程准确、快捷、高效。
(2)本实用新型的对中装置一体成型,使用时不需组装,安装、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适用于光纤着色机涂覆机构的对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中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中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中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中装置在光纤着色机涂覆机构上的安装使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中装置正向对中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中装置侧向对中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金属棒,2-定位环,3-对中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光纤着色机涂覆机构的对中装置,包括金属棒1和定位环2,定位环2固定在金属棒1的中部外表面,金属棒1的长度为160~200mm,优选为180mm;定位环2的直径为28mm,长度为16~20mm,优选为18mm。
参见图2所示,金属棒1和定位环2整体沿轴向开有对中槽3,对中槽3的宽度为2~4mm,优选为3mm。
参见图3所示,对中槽3的深度大于金属棒1的半径,对中槽3的底部超过金属棒1的中轴线1~2mm。
参见图4所示,金属棒1的两端各切去一段呈半圆柱状的棒体,金属棒1两端剩下的部分位于金属棒1中轴线的同一侧,且金属棒1两端剩下的部分均沿边缘切去部分棒体,形成2个对中剖口,对中剖口的直径为12~18mm,优选为15mm;对中剖口的长度为10~12mm;优选为11mm;整个对中装置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详细阐述如下:
从理论上分析,对中装置的金属棒1的总长度越长,对中精度越高,但是,加工难度也越大,且加工精度难以保证。综合考虑,对中装置的金属棒1的总长度定为160~200mm较为合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37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涂布机的涂布装置
- 下一篇:喷雾机药箱射流搅拌器及喷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