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工透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4249.8 | 申请日: | 2015-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0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曌;解江冰;郭淑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16 | 分类号: | A61F2/16;G02C7/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晨;李婷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透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透镜。本实用新型的人工透镜可以用作佩戴在眼睛外部的角膜接触镜或者用作植入眼睛内的人工晶状体。
背景技术
人工透镜可以用作佩戴在眼睛外部的角膜接触镜或者用作植入眼睛内的人工晶状体(IOL)。
人工晶状体(IOL)是一种能植入眼内的人工透镜,可用于替代因为白内障疾病而变混浊的人眼中的天然晶状体,或者用于屈光手术以纠正人眼的视力。按光学部和支撑襻的结合方式,软性可折叠人工晶状体通常分为一件式和三件式。一件式的软性可折叠人工晶状体,其光学部和支撑襻是一个整体,是由同一块软性材料制成的。三件式的软性可折叠人工晶状体,其光学部和支撑襻先通过分体加工,然后再被组合连接成形。
人工晶状体在被植入人眼中后通过支撑襻和囊袋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维持在人眼囊袋内的相对位置。在这里说明一下,光线由一种物质射入到另一种光密度不同的物质时,其光线的传播方向产生偏折,这种现象称为屈光现象,屈光度表示这种屈光现象的大小(屈光力),单位是屈光度(缩写为“D”)。1D屈光力相当于可将平行光线聚焦在1米的焦距上。眼睛折射光线的作用叫屈光,用光焦度来表示屈光的能力,也叫做屈光度。屈光度是透镜对于光线的折射强度。屈光度是屈光力的大小单位,以D表示,即指平行光线经过该屈光物质,成焦点在1米时该屈光物质的屈光力为1屈光度或1D。对于透镜而言,是指透镜焦度的单位如一透镜的焦距为1米时,则此透镜的屈光力为1D,屈光度与焦距成反比。透镜的屈光力F=1/f,其中,f为透镜的焦距。屈光力的单位为屈光度,符号为D,量纲为L-1,1D=1m-1。
图1是现有技术的人工晶状体眼中的屈光示意图,示意性地示出了不同孔径处的屈光度。该现有技术的人工晶状体眼中的角膜1和人工晶状体2都是透镜。角膜是带有一定非球面度的透镜,它在人眼中承担70%以上的屈光功能,人工晶状体可以替代白内障患者眼中的天然晶状体,承担30%左右的屈光能力。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现有技术的人工晶状体眼在不同孔径处的屈光度。在较大孔径处,光线5例如汇聚于聚焦点7,而在较小孔径处,光线4例如汇聚于视网膜3上的聚焦点6。也就是说,不同孔径处的光线不汇聚于同一点,从而导致视物模糊的现象。
通常,角膜的数学面形可以表征为:
(1)
其中,Z(y)为角膜的非球面在YZ平面上的非球面曲线的表达式,c为其基础球面表面曲率半径的倒数,y为所述非球面曲线上任何一点距横坐标轴(Z)的垂直距离,Q是角膜的形态参数,它表征角膜的非球面度,是角膜沿子午线截面的非球面性及形态如何,它与角膜的屈光度分布、像差分布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角膜面形上的各点由所述非球面曲线通过围绕横坐标轴(Z)进行旋转对称变化而得到。
人工晶状体设计过程首先是搭建一个由角膜、房水、人工晶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组成的光学系统(图1),然后根据角膜、房水、玻璃体和视网膜的状态以及希望达到的视觉效果来对人工晶状体的面形进行设计和优化,设计方法为先在小孔径情况下对人工晶状体的光焦度进行限定,形成人工晶状体的光焦度标称值,该标称值为人工晶状体在特定孔径下的屈光度;然后在大孔径条件下对人工晶状体的像差进行相应调整。现有的人工晶状体总体上分为球面和非球面两大类,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应用可以附加不同功能的光学面,比如用于矫正散光的Toric面,用于提供多个像点的多焦面等等。
角膜是人眼系统的第一个屈光部件,它的形态、屈光力、像差对人工晶状体的设计起决定性作用,而其形态、屈光力、像差等又由其曲率半径、折射率和非球面系数(Q值)决定。在人工晶状体的设计中,原则上应根据每个病人的角膜情况分别进行设计,但这对批量化生产而言是不现实的,实际人工晶状体设计是基于一定的角膜模型进行的。确立角膜或人眼模型的一般方法是设定角膜、人眼各折射面为球面或非球面,并设定其折射率,对人眼各光学参数进行大量实测,取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光学常数,这种角膜或人眼模型被称为“模型眼”或“标准眼”。一般情况下,模型眼可以相当精确的反映人眼的作用和特性,性别、年龄、人种等因素都会影响模型眼的角膜模型,选用不同的角膜模型会生成不同的非球面设计,在晶状体光学性能上也会有差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和其它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人工透镜,其例如能够提供与现有的人工透镜不同的屈光力分布,从而与相应人群的角膜、天然晶状体的屈光力分布相匹配,达到更好的光学成像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42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寰枢椎融合的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器
- 下一篇:一种解酒护肝保健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