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控盐功能的盐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4499.1 | 申请日: | 2015-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9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朱娟;周祉含;于雪;赵杨;牛福星;时展;刘奇;时松和;王重建;冯春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J47/01 | 分类号: | A47J47/01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盛放食盐的盐瓶,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控盐功能的盐瓶。
背景技术
食盐(主要化学成分为氯化钠)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也是烹饪中最常用的调味料。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正常成人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应小于6克。饮食过咸时,大量的钠离子进入血液循环,大量水分就会潴留在血管中,使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同时血管壁受到的压力也随之增大,最终导致血压的升高,而高血压又是诱发脑卒中的高危因素。据调查,日本某地区居民平均每天吃盐25克,患高血压的人占全体居民的30%~40%;在世界的另一些地区,每天吃盐只有5~15克,患高血压的只有8%~10%;而生活在北极圈的因纽特人,每天吃盐量低于5克,几乎没有患高血压的。经对我国城市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居民的人均摄盐量12克/天,超标一倍甚至更多。而中餐做菜调味料不计量的烹饪习惯会在不经意间导致摄盐过量。为了降低因摄盐过量带来的对人体的危害,发明一种带有控盐功能的盐瓶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做菜时可准确计量放盐量的带有控盐功能的盐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有控盐功能的盐瓶,包括盛装食盐的瓶体,所述瓶体的瓶口处设置有控盐盒体,开设在所述控盐盒体底壁上的进盐口与所述瓶口相连通,在所述控盐盒体顶壁上开设有出盐口,所述出盐口的位置与所述进盐口的位置相错;在所述控盐盒体内活动设置有上下开口的计量筒,靠近出盐口一侧的计量筒和控盐盒体侧壁之间设置有压簧,与所述压簧相对应的计量筒另一侧固连有延伸出所述控盐盒体之外的压杆,所述压杆下方的计量筒口沿处延伸设置有面积大于所述瓶口的挡盐板。
为避免不用时灰尘落入出盐口内,所述压杆上方的计量筒口沿处延伸设置有出盐口防尘板。
为保证计量筒滑动顺畅,在所述控盐盒体的底壁和顶壁内侧对应开设有计量筒移动滑槽。
为避免按压时打滑,在所述压杆外端部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外表面呈凹形结构,其上设置有防滑凸点或凸条。
为便于观察,所述控盐盒体为透明盒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烹饪菜肴时,按照实际食用人口数对放盐量进行准确计量,避免了因无计量导致的摄盐量过多给人体带来的伤害,特别适合家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有控盐功能的盐瓶,包括盛装食盐11的瓶体1,瓶体1的瓶口处旋拧有透明的控盐盒体2,开设在控盐盒体2底壁上的进盐口3与瓶口相连通,在控盐盒体2顶壁上开设有出盐口4,出盐口4的位置与进盐口3的位置相错;在控盐盒体2内活动设置有上下开口的计量筒5,靠近出盐口4一侧的计量筒和控盐盒体侧壁之间设置有压簧6,与压簧6相对应的计量筒另一侧固连有延伸出控盐盒体之外的压杆7,压杆7下方的计量筒口沿处延伸设置有面积大于瓶口的挡盐板8,在压杆7上方的计量筒口沿处延伸设置有出盐口防尘板9;在控盐盒体的底壁和顶壁内侧对应开设有计量筒5左右移动的滑槽;在压杆7外端部设置有压板10,压板10的外表面呈凹形结构,其上设置有防滑凸点或凸条。
使用时,将瓶体1倒置,如图2所示,瓶体内的食盐11从进盐口3进入计量筒5内(一般情况下,计量筒5的容量可设定为2克),然后按压压杆7,压杆7推动计量筒5沿控盐盒体底壁和顶壁内侧的滑槽向出盐口4移动,此时,计量筒5口沿处的挡盐板8封堵住控盐盒体2上的进盐口3,计量筒5内的食盐从控盐盒体2的出盐口4流至锅内,如图3所示。计量筒5内的盐流完后,松开压杆7,计量筒5在压簧6的作用下回归原位,食盐从进盐口3再次进入计量筒5。当人数多时,可重复按压,达到可以比较准确的计量每日摄取盐量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44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