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手机的远程电子听诊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4562.1 | 申请日: | 2015-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9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谢胜利;王智宇;付丙艮;唐增;吕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7/04 | 分类号: | A61B7/04;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手机 远程 电子 听诊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远程的电子听诊技术,特别涉及到一种使用手机显示及播放心肺音的基于手机的远程电子听诊器,属于电子听诊器的创新技术。
背景技术
听诊器作为医生最常用的诊断工具,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听诊器从刚发明到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目前市面上售卖的听诊器依然存在一些缺陷,首先它的音质仍然受到三通管与胶管摩擦声的干扰,因此只有经验丰富的医生才能通过听诊器作出准确的诊断。同时目前市面上的听诊器功能比较单一,不能将心肺音信号显示出来。
另外,随着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有时候需要多名医生在不同地点同时会诊,因此市面上急需一种远程且携带方便的电子听诊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手机的远程电子听诊器。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很适合远程听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手机的远程电子听诊器, 包括有信号采集单元、手机和云端服务器, 手机上还设有手机音频接口,信号采集单元获取人体的心肺音信号,信号采集单元通过信号线与手机的手机音频接口相连;云端服务器通过网络与手机进行通信。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手机的远程电子听诊器,信号采集单元直接与手机的音频接口相连;手机可以通过移动网络将信号采集单元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将处理完的数据发回手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手机的远程电子听诊器通过手机就可以进行医疗监护,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很适合远程听诊。本实用新型不仅可实现远程听诊,还可以为医生提供心肺音波形作为诊断的依据之一。随着移动网络在全国范围内的覆盖,本实用新型为偏远地区的患者实现远程听诊提供了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手机的远程电子听诊器,包括有信号采集单元1、手机4和云端服务器8, 手机4上还设有手机音频接口6,信号采集单元1获取人体的心肺音信号,信号采集单元1通过信号线与手机4的手机音频接口6相连;云端服务器8通过网络7与手机4进行通信。所述的信号采集单元1可以采集心音信号及肺音信号,可以通过滤波来进行切换。
本实施例中,上述手机4通过手机网卡5接入互联网7,云端服务器8通过云端网卡9接入网络7,手机4将信号采集单元1采集的信号通过网络7上传到云端服务器8,云端服务器8处理完的数据再通过网络7上传到手机4。这样手机就可以下载处理后的心肺音信号,将听音耳机插入手机音频接口6就可以听到处理后的心肺音信号了。
本实施例中,上述信号采集单元1包括有心肺音探测头2、AD转换模块3,心肺音探测头2获取人体的心肺音信号经AD转换模块3转换后由音频数据线传送到手机音频接口6。
本实施例中,上述信号采集单元1的心肺音探测头2内含AD转换模块3。
本实施例中,上述手机4通过手机音频接口6能给信号采集单元1供电。
本实施例中,上述云端服务器8还设有显示单元10。
本实施例中,上述云端服务器8设有音频接口11。将听音耳机插入云端服务器PC的音频接口11来听取心肺音信号。
本实施例中,上述手机4的显示屏能显示心音波形。上述手机4的听筒能播放心音信号。
本实施例中,上述网络7是移动网络或互联网。
本实用新型基于手机的远程电子听诊器的工作原理是:心肺音探测头2获取人体的心肺音信号经AD转换模块3转换后由音频数据线传送到手机音频接口6,手机通过手机网卡5接入互联网7,再将接收到的心肺音信号上传到云端服务器8;云端服务器8通过网卡9接入互联网7,云端服务器8下载手机上传的心肺音信号后对其进行滤波、去噪等处理,处理完的数据可以在云端服务器显示单元10上显示波形,也可以将听音耳机插入云端服务器的音频接口11来听取心肺音信号;云端服务器处理完的数据再上传到云端,这样手机4就可以下载处理后的心肺音信号,将听音耳机插入手机音频接口6就可以听到处理后的心肺音信号了。
上述描述为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做形式上的限定,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做的任何变化、变形都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45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化内科胃部流食喂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穿戴式的无线生理信号采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