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招弧角电极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5211.2 | 申请日: | 2015-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0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胡和平;黄西军;景文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西鹏防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46 | 分类号: | H01B17/46;H01B17/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39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招弧角 电极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并联间隙装配件,特别涉及一种上招弧角电极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防雷工作一直都是电力部门安全运行和维护工作中的相当重要的内容,雷击跳闸故障也是困扰世界各国电网安全供电的一个难题。输电线路发生雷击时引起的冲击闪络,导致线路绝缘子闪络,继而产生很大的工频续流,常常损坏绝缘子串及金具,导致线路断线事故时有发生。目前采用的“堵塞型”防雷保护方式(如架设避雷线、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加强绝缘及加装耦合地线等方式),由于雷电活动的复杂性,尚不能完全解决电力线路的雷害问题,因此电力部门近年来提出采用在输电线路的杆塔与导线之间联接部分的绝缘子串侧加装并联间隙来实现对电力线路保护。具体地说,即在耐受各级电压的绝缘子串两端并联一对小于绝缘子串电气距离的金属电极,架空线路遭雷击时,绝缘子串上产生很高的雷电过电压,但因并联间隙的雷电冲击放电电压低于绝缘子串的放电电压,故并联间隙首先放电;接续的工频电弧在电动力和热应力作用下,通过并联间隙所形成的放电通道,被引至金属电极端部,固定在金属电极的两个端部之间燃烧,从而保护绝缘子免于电弧灼烧,进而保护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典型的并联间隙防雷保护装置如2005年3月23日公告的公告号为CN2687923Y的专利《架空线路并联间隙防雷保护装置》。现有技术中,并联间隙防雷装置含接地侧电极与导线侧电极两个电极,对于悬垂杆塔,其并联间隙的接地侧电极为上招弧角电极,导线侧电极则为下招弧角电极;通常,上招弧角电极固定在绝缘子串的碗头处,在更换时需要同时更换碗头,这种方式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延长作业时间,增加使用成本。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就需要一种上招弧角电极安装结构,能够将上招弧角电极牢固安装在绝缘子串球头挂环上,降低更换时的操作难度,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作业时间,省时省力,提高作业效率,节省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招弧角电极安装结构,能够将上招弧角电极牢固安装在绝缘子串球头挂环上,降低更换时的操作难度,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作业时间,省时省力,提高作业效率,节省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上招弧角电极安装结构,包括用于连接绝缘子串碗头的球头挂环及用于连接上招弧角电极的装配板,所述球头挂环包括相连接的挂环和连接杆,所述装配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设有用于与连接杆配合卡接的卡槽,所述板体还设有位于卡槽两侧的卡子;所述卡槽与连接杆固定连接后,所述卡子可卡在挂环侧面以限制板体沿连接杆轴线的旋转自由度。
进一步,所述卡槽由板体中部下凹形成。
进一步,所述卡槽的槽壁厚度不小于板体的厚度。
进一步,所述卡槽呈弧形或者菱形。
进一步,所述卡子为圆柱体或者圆锥体。
进一步,所述卡子与板体一体成型;或者,所述卡子焊接在板体上。
进一步,所述板体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延伸以形成两块相对称的用于连接上招弧角电极的连接板。
进一步,所述连接板宽度为板体宽度的1.5-2.5倍。
进一步,每一所述连接板上均设有至少两个用于与上招弧角电极可拆卸式连接的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上招弧角电极安装结构,使用时将连接杆嵌入卡槽并固定连接,同时卡子卡在挂环侧面,使得板体的横向、纵向及旋转自由度均得到限制,以将上招弧角电极牢固安装在绝缘子串球头挂环上,避免因不当移动而影响上、下招弧角的配合度;在更换时可单独更换上招弧角电极,或者将上招弧角电极与球头挂环一同更换,降低更换时的操作难度,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作业时间,省时省力,提高作业效率,节省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西鹏防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西鹏防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52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并联间隙接地侧电极安装装置
- 下一篇:屏蔽带卷盘扩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