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承组件及其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5856.6 | 申请日: | 2015-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7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邵韦;吴一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雷利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72 | 分类号: | F16C33/72;H02K5/16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王素琴 |
地址: | 213031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组件 及其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排水泵用电机,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洗衣机、洗碗机等家用电器上的排水泵用电机上使用的轴承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洗衣机或洗碗机等家用电器上的用于将洗涤水排出的排水泵,通常采用的是离心式排水泵,这种排水泵的普遍要求是:小型、轻便、成本低廉,因此电机结构件多以小型塑料件为主。而电机结构件的轴承零件不同于常规的电机壳、端盖等结构件,因此相对于轴承零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及耐磨性能都有较高要求;同时使用结构简单的塑料轴承无论在轴承同心度及防脱落控制上要求都会比较高。
目前市场上使用最多的轴承结构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单一的轴承零件直接压入电机壳内,这种结构轴承与电机壳配合紧密,但轴承无调心功能,对于制造及装配精度要求比较高,同时,当电机长期处于运行/停止的冷热交替状态下,电机壳及轴承间的配合容易松动导致轴承脱落。
第二种是轴承与橡胶O型圈组成一个轴承组件,轴承后部设计凸点,或做成倾斜防止O型圈脱落。这种结构具备一定的调心功能,同时因为橡胶本身的弹性,长期运行不易松脱,但这种轴承组件的耐脱落力较小,尤其用于大功率排水电机时,轴承与O型圈,O型圈与电机壳间均可能发生脱落而导致整机失效。
第三种结构是在第二种基础上,调整轴承结构,令O型圈不易从轴承上脱落,同时增加一个轴承座零件,保证轴承组件兼具调心及较高防脱落能力。例如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3730380中公开的一种排水泵轴承结构,但这种轴承结构装配较为复杂,且在冷热交替状态下轴承座零件也会有脱落情况出现。
因此,现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期得到一种装配简单、与电机壳配合紧密,不易脱落,具备调心功能等的轴承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简单、与电机壳配合紧密,不易脱落,具备调心功能等的轴承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和轴承密封圈,所述轴承密封圈包括轴承密封圈主体,所述轴承密封圈主体横截面为D型。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轴承密封圈主体的横截面设置为D型,相比现有技术中使用的O型轴承密封圈具有更大厚度,在使用时可以增大轴承密封圈的压缩量,增大轴承组件的顶托力;因此可以在保证轴承组件的调心功能的同时,增大与电机壳以及轴承接触的面积,有效提升轴承组件的防脱落能力。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轴承的后部设有限位筋;所述轴承密封圈还包括用于包裹轴承凸台的边沿结构,所述边沿结构与所述轴承密封圈主体相连接,所述边沿结构上设有凹槽,所述限位筋与所述凹槽安装后紧密贴合。其有益技术效果在于,通过在轴承的后部设置限位筋,同时在轴承密封圈的边沿结构上(与限位筋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凹槽,安装后,轴承压入轴承密封圈后,轴承的限位筋会与轴承密封圈的凹槽紧密贴合,可以有效防止轴承与轴承密封圈脱落,进一步解决了轴脱落的问题。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筋的后部设有第一倒角,所述凹槽上设有第二倒角。在限位筋的后部设置第一倒角,同时在凹槽上(与限位筋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第二倒角,第一倒角与第二倒角相配合,在轴承组件的装配时,轴承的限位筋可以深入到轴承密封圈的倒角中,此时轴承在轴承密封圈中有一个预定位,可以轻松将轴承压入轴密封中,即便于轴承与轴承密封圈的装配。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凹槽的直径小于所述限位筋的外径,所述凹槽的宽度与所述限位筋宽度相同。由于在装配后轴承限位筋会在径向上顶紧轴承密封圈,使轴承密封圈发生一定变形,并在轴向上压紧轴承限位筋,从而使轴承组件的配合更加紧密,不易脱落,进一步更好地解决了轴承容易脱落的问题,且该轴承组件的装配无论是人工或是自动化操作都很容易实现。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轴承密封圈呈帽子型;所述轴承密封圈主体的开口部设有第三倒角,有利于轴承与轴承密封圈的装配,同时可以使轴承密封圈紧压轴承,防止脱落。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边沿结构的尾部与所述轴承留有间隙,从而形成一个密闭腔室。通过该密闭腔室可以容纳一定量的润滑油脂,电机轴在轴承中前后窜动时,会把里面的油脂带出少量并附着在轴承内孔,有效改善轴承的润滑效果,降低噪音并增加整机的寿命。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边沿结构的尾部的中间位置内侧增设凸点。由于电机在运行时转子可能会前后窜动,电机轴在窜动时若撞击到轴承密封圈的凸点处,该凸点可以增加局部轴承密封圈的厚度,撞击力可以得到有效缓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整机的振动与噪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雷利电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雷利电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58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工用转轴保护套
- 下一篇:电主轴的油气润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