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叉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6574.8 | 申请日: | 2015-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51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顾秋辉;陈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闵行中学 |
主分类号: | A47G21/02 | 分类号: | A47G21/02;A47G2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胜康律师事务所 31263 | 代理人: | 张坚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叉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餐具,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叉子。
背景技术
叉子和勺子是人们最为常见的日常餐具,特别是在西餐中,使用率极高。叉子主要是用于叉食一些固体食物,例如:块状食物(牛肉)、条状食物(面条)等等,而勺子主要是用来舀饭或舀汤,两者缺一不可。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想用叉子的时候就当叉子用,想用勺子的时候,就当勺子用,避免餐具过多所带来的使用不便,容易掉落,降低成本,是目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叉子,既能够当叉子用,又能够在需要时当勺子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叉子,包括一手柄、一叉头和一勺头,叉头连接设于手柄前端,叉头上面呈内凹状,勺头设于叉头上方,勺头底部与叉头上面相贴,勺头面积小于叉头面积,手柄为空心,内设有一旋转杆,旋转杆与手柄内壁通过螺纹相啮合,旋转杆前端穿出手柄前端与勺头像连接,旋转杆后端设有旋转螺母,旋转螺纹前端与手柄末端相贴合,并套设于旋转杆上且与旋转杆相啮合。
所述勺头长度小于叉头长度。
所述勺头前部的轮廓形状与叉头前部的轮廓相适配,用以在伸出后覆盖叉头前部。
所述旋转杆上还设有止挡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多功能叉子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一叉两用,既能当叉子用,又能当勺子用;
2、转换方便,互不干扰;
3、结构简单,便于携带;
4、通过止挡块,能够保证勺子伸出到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叉子的使用勺子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叉子的使用叉子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叉子如图1、图2所示,其主要包括一手柄1、一叉头2和一勺头3,叉头2连接设于手柄1前端,叉头2上面呈内凹状,勺头3设于叉头2上方,勺头3底部与叉头2上面相贴,勺头3面积小于叉头2面积,手柄1为空心,内设有一旋转杆4,旋转杆4与手柄1内壁通过螺纹相啮合,旋转杆4前端穿出手柄1前端与勺头3像连接,旋转杆4后端设有旋转螺母5,旋转螺纹前端与手柄1末端相贴合,并套设于旋转杆4上且与旋转杆4相啮合。
使用时,当一手拿住手柄1,另一手拿住旋转螺母5,两手呈方向旋转,可使得旋转杆4呈正或反向旋转,进而带动前端的勺头3前伸覆盖叉头2或者后缩,露出叉头2,从而实现叉子与勺子之间的切换。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勺头3长度小于叉头2长度,并且所述勺头3前部的轮廓形状与叉头2前部的轮廓相适配,或者略大于叉头2前部,用以在伸出后覆盖叉头2前部。
另外,所述旋转杆4上还设有止挡块6,当旋转杆4前伸时,止挡块6随旋转杆4前伸,直至与手柄1的前端相接触,此时勺头3正好覆盖叉头2前部,从而起到止挡定位的作用。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叉子,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一叉两用,既能当叉子用,又能当勺子用;
2、转换方便,互不干扰;
3、结构简单,便于携带;
4、通过止挡块6,能够保证勺子伸出到位。
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的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的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闵行中学;,未经上海市闵行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65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残疾人脚控助餐器
- 下一篇:一种压纹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