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保节能精密铸造型壳电焙烧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7352.8 | 申请日: | 2015-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3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周孙良;陈彬;魏大明;金双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瑞钢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14 | 分类号: | B22C9/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郑书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节能 精密 铸造 型壳电 焙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节能精密铸造型壳电焙烧炉。
背景技术
精密铸造工艺中,型壳焙烧主要作用是去除型壳中的水分、残余蜡料、盐分等挥发物,是精密铸造中主要工序之一,也是耗电最多的工序。
为此根据节省降耗的要求及环保测值要求,对精密铸造过程中的型壳焙烧炉也就有较高要求,许多精密铸造企业和给精密铸造企业配套的厂家均以能源消耗低。炉内温度分布均匀;型壳装炉、出炉方便;防腐性能好;电热原件维修方便;粉尘废物废气排放少;炉型适应性广等要求进行技术改造和新型焙烧炉的研究开发。
结合到企业实际情况和环保要求,目前,排放废物废气及烟尘较大的煤、油两种炉几乎已被业内淘汰。为此,国内精密铸造业最常见,也是业内多在改造升级的型壳焙烧炉是箱式电阻炉,,然而普通箱式电阻炉采用金属电阻丝加热,虽然具有温度易于控制的优点,但是存在的弊端也较多,例如:1、能耗大、生产效率低;2、升温慢,难以与中频炉容量相匹配,若在焙烧过程汇总电炉丝烧断,或在装炉过程中电炉丝碰断,则升温就十分缓慢;3、装炉、出炉不便,很容易碰断电炉丝,操作笨重;4、电热原件易损坏,维修时往往需要炉子冷却才能进行,因此维修十分费时、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牢固、炉内温度更加均匀、保温和升温效果更好的环保节能精密铸造型壳电焙烧炉。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环保节能精密铸造型壳电焙烧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由外而内依次包括钢炉壳、陶纤棉层和加热层,加热层包括轻质刚玉莫来石砖块,轻质刚玉莫来石砖块内沿炉壁设置有电阻发热带并开设有硅碳棒安置槽,硅碳棒安置槽内设置有硅碳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保节能精密铸造型壳电焙烧炉,由于在炉体内部的上下层和侧三面设置了发热源,因此炉内温度更加均匀、保温效果更好,而且处于,轻质刚玉莫来石砖块内的硅碳棒能够得到较好的保护,不易被装炉、叉壳影响甚至损坏,可延长硅碳棒发热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环保节能精密铸造型壳电焙烧炉的底面、内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的侧壁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硅碳棒电极的安装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为硅碳棒电极插座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同孔插座的结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保节能精密铸造型壳电焙烧炉,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由外而内依次包括钢炉壳2、陶纤棉层3和加热层4,加热层4包括轻质刚玉莫来石砖块5,轻质刚玉莫来石砖块5内沿炉壁设置有电阻发热带6并开设有硅碳棒安置槽7,硅碳棒安置槽7内设置有硅碳棒8,所述焙烧炉的底面、内侧面、左侧面、右侧面和顶面均设置有轻质刚玉莫来石砖块5,轻质刚玉莫来石砖块5的内侧壁到碳棒安置槽7的厚度不超过2CM,轻质刚玉莫来石砖块5外侧壁到碳棒安置槽7的厚度为内侧壁到碳棒安置槽7的厚度的8-10倍,该厚度设置完全确保了内部温度稳定以及外部隔热效果。
参照图1、图2、图3、图4所示,所述炉体上对应碳棒安置槽7开设有通孔,所述硅碳棒8穿过炉体上的通孔进入硅碳棒安置槽7中,所述硅碳棒8两侧端设置有耐高温陶瓷塞9上,电源正负极穿过耐高温陶瓷塞9中部形成插头装置且与炉体外壁上的同孔插座10连接配套,所述同孔插座10采用耐高温陶瓷包覆的电极金属管及其外接电路,所述同孔插座10与硅碳棒8电阻两侧耐高温陶瓷塞9形成的插头装置对接,所述同孔插座10采用螺栓结构固定于炉体上。本实施例中的硅碳棒正负两极采用耐高温陶瓷塞形成的插头装置及采用同孔螺栓固定式插座装置,一方面确保了用电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使炉内维修更加方便,设置无需待炉内温度冷却即可直接更换硅碳棒8,从而节约了维修时间和维修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瑞钢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瑞钢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73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铸模具的顶料杆结构
- 下一篇:一种铸造用砂再生粉尘冒口覆盖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