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拱式结构混凝土水篦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7413.0 | 申请日: | 2015-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1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超;刘勇;申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F5/06 | 分类号: | E03F5/0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雷斐 |
地址: | 26659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混凝土 篦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篦子,尤其涉及一种拱式结构混凝土水篦子,属于用于下水道系统运行的其他装置或器具领域。
背景技术
城市道路的雨水井等水篦子,大多采用复合材料或者铸铁材料等。铸铁水篦子虽然承载力比较高,但丢失现象严重,没有水篦子的雨水井,减小了城市道路的有效通行宽度,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目前采用的水篦子设计方案,均为梁式构件,而且专注于质量轻、强度高、采用替代金属材料的其它复合材料加以制作,其承载能力受材料力学性能限制,工艺复杂,且制作成本不具备优势。
对于用配筋混凝土制作的水篦子,其受力性能为受弯,不能完全发挥混凝土材料抗压强度高的优势。
混凝土材料是人工石材,具有抗压强度高的优点,由于钢筋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加上传统的设计理念,几乎全部采用梁式构件设计方案,一味追求质量轻、强度高等指标,忽略了在应用领域适用性的要求,没有很好地利用建造地点的空间条件,没有完全利用混凝土抗压强度高的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拱式结构混凝土水篦子(以下简称水篦子),所述水篦子有使水流通顺畅的功能,且采用拱式结构,在有效增加承重力的同时,减轻水篦子重量。
所述拱式结构混凝土水篦子,包括层板和基座,层板分为上层板和下层板,上层板上设置小水孔,下层板上设置大水孔;基座上设置水通道和凹槽,凹槽底部与水通道相连,凹槽的纵向宽度大于水通道的纵向宽度;上层板和下层板叠合在一起,并位于凹槽中;小水孔和大水孔对应设置,二者相通,大水孔的底部与水通道相连。
进一步地,下层板上设置拱形凹槽,可有效增加水篦子的承重力,并减轻其重量。
进一步地,优选小水孔与大水孔同轴设置,大水孔的孔径不小于小水孔的孔径。小水孔的孔径小可对雨水进行很好的过滤作用,防止过大的物体进入水通道中;大水孔的设置,是对小水孔的补充,可有效汇集水流,且当小水孔被堵塞时,便于疏通。
本实用新型变传统的梁式承载方式为空间拱式结构承载方式,在构件的截面上,承受压力作用,通过空间拱式结构形成适用空间,同时在不超过水篦子结构设计的外围尺寸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竖向空间条件,加大竖向结构尺寸,以形成拱式结构的起拱高度,这样就可以使梁式构件受拉承载部分为受压承载,无需配筋等即可达到较高承载要求。
本实用新型中,水篦子的混凝土材料可选用再生骨料混凝土等制作,混凝土强度等级为不小于C30,该等级混凝土容易制作;同时水篦子上层板和下层板上孔边排距、孔与孔边距的设置应该在保证这两层板承重强度适当的情况下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上下两层板的结构,一方面有效的阻止了较大尺寸的物体进入下水道,起到过滤的作用,另一方面可有效汇集水流,疏通水孔。
(2)利用了拱式结构的有效承载方式和混凝土材料抗压强度高的力学特性,同时采用空间结构代替平面结构,具有空间承载的协调作用,通过提高拱的高度,理论上可以达到较高的承载能力,完全满足道路用水篦子抗压、抗剪的承载力要求。
(3)由于构件较重,可采用专用设备进行施工安装或维护,同时该水篦子不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加上重量较大,很好地预防了偷盗行为;一旦损坏,回收后继续加工为再生骨料重新制作混凝土和构件,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拱式结构混凝土水篦子的俯视图,
图2是拱式结构混凝土水篦子的轴视图,
图3是拱式结构混凝土水篦子的轴视剖面图,
图4是拱式结构混凝土水篦子上层板的视图,
图5是拱式结构混凝土水篦子下层板的视图,
图6是拱式结构混凝土水篦子基座的视图;
图中编号:1上层板,2下层板,3基座,4小水孔,5大水孔,6拱形凹槽,7水通道,8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3所示,拱式结构混凝土水篦子包括上层板1、下层板2和基座3,上层板1与下层板2叠合在一起,并位于基座3中。
如图4所示,上层板1上设置小水孔4;
如图5所示,下层板2上设置大水孔5和拱形凹槽6;
如图3和图6所示,基座3上设置水通道7和凹槽8;凹槽底部与水通道相连,凹槽的纵向宽度大于水通道的纵向宽度。
小水孔4和大水孔5对应设置,二者相通,大水孔5的底部与水通道7相连;上层板1和下层板2叠合在一起,并位于凹槽8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74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盒机
- 下一篇:一种卫星地面微重力动态加载模拟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