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排烟式平板火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7420.0 | 申请日: | 2015-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3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育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育文 |
主分类号: | F23G1/00 | 分类号: | F23G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杨希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排烟式 平板 火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化炉,尤其涉及一种上排烟式平板火化炉。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殡仪馆采用的是下排烟式平板火化炉。然而,由于地域性差别,水文地理条件的不同,地下水位的高低也有所不同,因此这种下排烟式平板火化炉的烟道容易积水,烟气滞留在地下烟道,无法正常流通,从而造成炉膛负压不够,无法正常火化,烟气也不能正常排出,且无法充分燃烧氧化,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上排烟式平板火化炉,以从根本上解决因地下水位高低不同而不能建造下排烟式平板火化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上排烟式平板火化炉,其包括:
主炉膛;
固定设置在所述主炉膛内的尸床;
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主炉膛上方的二次炉膛;
设置在所述二次炉膛底部的热交换器;以及
设置在所述二次炉膛上方并与其连通的烟囱;
其中,所述主炉膛具有与所述二次炉膛连通的排烟口,还具有一位于所述尸床前侧的下灰口、位于所述下灰口下方的取灰口以及用于封闭或开启取灰口的密封门。
在上述的上排烟式平板火化炉中,所述火化炉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炉膛内的节能燃烧器。
在上述的上排烟式平板火化炉中,所述主炉膛的顶部设有弧形拱顶。
在上述的上排烟式平板火化炉中,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弧形拱顶上方,并呈弧形。
在上述的上排烟式平板火化炉中,所述烟囱外围设有烟囱加强底座。
在上述的上排烟式平板火化炉中,所述焚烧炉还包括包围所述主炉膛和二次炉膛的保温层。
在上述的上排烟式平板火化炉中,所述焚烧炉还包括用于封闭或开启所述主炉膛的炉门。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二次炉膛上方设置烟囱,从而使主炉膛中燃烧产生的烟气能够上升经过二次炉膛后向上排出,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位较高而不易修筑地下烟道的地区,且烟囱管道直挺、耐高温,烟气流通无阻碍,无积水,并且由于烟囱安装在炉顶,因此便于检修和维护。同时,本实用新型还采用热交换器保持二次炉膛内的高温,从而使主炉膛内的烟气在二次炉膛内进一步充分氧化分解,进而确保了环保要求。另外,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节能燃烧器,从而有效减少了焚烧的油耗和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上排烟式平板火化炉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上排烟式平板火化炉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即一种上排烟式平板火化炉,其包括:
用于燃烧尸体和随葬品的主炉膛1,其顶部设有弧形拱顶3;
至少一个设置在主炉膛1上方的二次炉膛2,其用于燃烧主炉膛1内产生的烟气,在本实施例中,二次炉膛2的数量为2个,且并排设置在主炉膛上方;
设置在二次炉膛2底部的热交换器4,在本实施例中,热交换器4设置在弧形拱顶3上方,并呈弧形;
包围主炉膛1和二次炉膛2的保温层6;
设置在主炉膛1内的节能燃烧器7(配备进口全自动RK30烧嘴);
可移动地设置在主炉膛1内的尸床8;
用于封闭或开启主炉膛1的炉门9;以及
设置在二次炉膛2上方并与其连通的烟囱10,其外围设有烟囱加强底座5;
其中,主炉膛1具有与二次炉膛2连通的排烟口(图中未示),还具有位于尸床8前侧的下灰口11、位于下灰口11下方的取灰口12以及用于封闭或开启取灰口12的密封门13,且主炉膛1与炉门9、尸床8呈压迫式密封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节能燃烧器7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常规产品,这种节能燃烧器自带油泵,并且内设滤油网和内置调压阀,能保证出口油压稳定,高压燃油经喷枪小孔雾化与空气混合后均匀充分无烟;而且这种节能燃烧器具有自动点火、自动供油、自动检测、功率调整大小等功能,可根据燃烧要自动调节,同时也可通过调整供油压力来调节燃油量的大小,从而保证了火焰强度,雾化效果及火焰温度的均匀性,减少了焚烧的油耗和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育文,未经王育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74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