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农田沟道的拦污栅与简易生物桥两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7481.7 | 申请日: | 2015-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8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邵光成;崔金涛;徐琳;成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5/08 | 分类号: | E02B5/08;E02B11/00;E01D18/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肖念 |
地址: | 21009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农田 沟道 拦污栅 简易 生物 两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田沟道拦污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农田沟道的拦污栅与简易生物桥两用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农业中通常为了实现农田的排水,通常会修筑农田沟道,而农田往农田沟道排水时通常会挟带大量的水草、漂木等杂物,长此以往会造成农田沟道淤积、排水不畅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农田沟道进水口处设置拦污栅来阻拦排水中挟带的杂物,但是现有的已经公开的关于拦污栅的专利中,拦污栅大多都是拦污能力较强,却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水流的流动,从而影响农田排水的效果,专利(CN 203701058U)为了克服此缺点,公开了一种V形拦污栅,该V形拦污栅可以解决水流流动的问题,但是该V形拦污栅只适用于泵站前池的拦污。
同时为了加强农田的排水效果,通常会将农田沟道修筑的比较宽且深,不仅造成了人们来往不便,还容易造成生物带的隔离,而专门修筑生物桥又会造成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农田沟道的拦污栅与简易生物桥两用装置。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农田沟道的拦污栅与简易生物桥两用装置,包括顶板,与所述顶板底部连接的支撑架和若干根栅条,与所述栅条底部连接的一组固定条,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分别设于所述栅条两侧,所述栅条呈V形排列并分别固定在所述顶板底部和所述固定条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均是L型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均采用焊接的方式与所述顶板底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栅条分别焊接在所述顶板底部和所述固定条上端,所述固定条之间组成三角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栅条分别焊接在所述顶板中间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栅条每3~10根为一组且各组之间呈V形排放,构成的V型角顶端到底部的垂直距离为10~15c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栅条的长度与沟道深度相同或者所述栅条的长度比沟道深度高5~10cm。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具有的优点是:不仅可以用于农田沟道的拦污栅而且还可以作为简易生物桥使用,通过顶板不仅可以固定栅条,而且还可以作为简易生物桥使用;通过栅条不仅可以对排水中的杂物进行有效地拦截,而且可以支撑简易生物桥的顶板,提高简易生物桥的承重能力;该两用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工艺少,便于大量生产使用,同时可以节省大量建造生物桥的资金,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农田沟道的拦污栅与简易生物桥两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板;2、第一支撑架;3、栅条;4、固定条;5、第二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适用于农田沟道的拦污栅与简易生物桥两用装置包括顶板1,所述顶板1底部连接支撑架和若干根栅条3,所述栅条3底部连接一组固定条4,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5,所述第一支撑架2和所述第二支撑架5分别设于所述栅条3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架2和所述第二支撑架5均是L型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2和所述第二支撑架5均采用焊接的方式与所述顶板1底部连接,所述栅条3呈V形排列并分别固定在所述顶板1底部和所述固定条4上端,所述栅条3分别焊接在所述顶板1底部和所述固定条4上端,所述栅条3分别焊接在所述顶板1中间位置,即所述顶板1中间部分与所述栅条3焊接,所述栅条3每3~10根为一组,一共两组,且两组栅条之间呈V形排放,所述固定条4包括三根,其中两根固定条和两组栅条分别焊接连接,另外1根固定条用于连接与所述栅条3焊接连接的两根固定条,从而对所述栅条3起到再次固定的作用,三根固定条之间形成了一个空三角形状。
适用于农田沟道的拦污栅包括顶板1和与所述顶板1底部中间部分焊接连接的两组栅条3,所述栅条3每3~10根为一组,一共两组,每组栅条中的每根栅条之间之间等距离排放,两组栅条之间呈V形排放在两根固定条上且栅条与固定条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构成的V型角顶端到底部的垂直距离可视沟道中杂物的多少而定,一般在10~15cm之间,所述栅条3焊接在所述顶板1底部中间位置,所述栅条3的长度与沟道深度相同或者所述栅条3的长度比沟道深度高5~1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74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压突扩突跌圆形射流消能工
- 下一篇:一种节水排灌防渗渠成型机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