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温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18081.8 | 申请日: | 2015-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7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鲍文光;任展逵;何志刚;周庆生;汤雪军;崔臻;闫优胜;陈华明;周国庆;王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大洋电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7 | 分类号: | H01M10/617;H01M10/63;H01M10/625;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276300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 温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温控系统。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但由于其先天化学特性使得不能完全直接适应于日常使用的温度环境。动力电池性能受环境因素影响十分明显,尤其是在低温条件下电池性能下降十分明显,而在高温条件下虽然能提高使用性能,但如果超过一定的温度则会引起电池的膨胀变形而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在目前电池性能没有本质上的突破的前提下,如果提高电池的使用性能,使电池工作于最佳温度下充分发挥其作用是提高汽车动力电池性能的关键和有效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温控系统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温控系统,包括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芯之间固定设置调温板,所述的调温板上设有相通的进水支管和出水支管,所述的进水支管和出水支管分别紧贴电芯侧面,所述的进水支管连接进水总管,所述的出水支管连接出水总管,所述的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连接水箱,所述的进水总管或出水总管上设置水泵,上述的调温板和水泵连接中控模块。
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总管上设有加热装置,所述的出水总管上设有冷却装置,所述的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连接中控模块。
上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温控系统,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电芯之间外加温控系统,将动力电池运行温度控制在目标理想温度区间内,达到确保电池性能和寿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芯;2-调温板;3-中控模块;4-水箱;5-冷却装置;6-加热装置;7-水泵;8-出水总管;9-进水总管;10-进水支管;11-出水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所示,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温控系统包括电芯1,电芯1之间固定设置调温板2,调温板2用于采集电芯1的温度,调温板2上设有相通的进水支管10和出水支管11,进水支管10和出水支管11分别紧贴电芯1侧面,进水支管10连接进水总管9,出水支管11连接出水总管8,进水总管9和出水总管8连接水箱4,进水总管9或出水总管8上设置水泵7,进水总管9上设有加热装置6,出水总管8上设有冷却装置5。进水支管10、出水支管11、进水总管9、出水总管8和水箱4形成循环水路。加热装置6和冷却装置5均为现有装置,用于循环水路的加热或降温。上述的调温板2、水泵7、加热装置6和冷却装置5连接中控模块3,并由中控模块3控制。
工作时,1、中控模块3实时采集调温板2的实际温度,若温度处于合适区间,则无任何动作而继续进行监视;2、若调温板2温度有低于目标温度区间的趋势,中控模块3控制先启动水泵7,然后控制加热装置6开始加热;中控模块3实时闭环控制加热装置6的加热量及水泵7的运转速度,期间确保冷却装置5不工作;3、若调温板2温度有高于目标温度区间的趋势,中控模块3控制先启动水泵7,然后控制冷却装置5开始散热;中控模块3实时闭环控制冷却装置5的降温量及水泵7的运转速度,期间确保加热装置6不工作。
以上所述及图中所示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大洋电动车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大洋电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80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