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散热降温瓷砖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0007.X | 申请日: | 2015-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6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岚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7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散热 降温 瓷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建筑用散热降温瓷砖。
背景技术
建筑物在受到日照下,难免会吸热,因此仅利用通风的设计,对散热的效果有限。因此,如何能在建筑设计外,运用建材来达到散热的功效,便为目前所急须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用散热降温瓷砖,以解决所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用散热降温瓷砖,其包括:一本体,为多孔构造且内部具有一呈中空的储水空间;多个加强筋,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储水空间内,以等间距排列,所述储水空间内液体会渗入多孔构造并吸收热量而蒸发;至少一注水孔,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外侧边上,以提供液体加入所述本体的储水空间。
更包括有复数连接管,系插接于所述注水孔中。
还包括有多个塞堵,塞设于所述注水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利用本体由陶土所制成的良好透气、透水特性,使所述本体在受到阳光的高温照射时,由所述储水空间的水份进一步渗透于本体内多孔构造将热能加以吸收并产生蒸发作用,并使其液体的粒子能自本体的多孔构造加以透出,进而将热能加以散发,以降低室内温度的效果,具有节能减排环保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面透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透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散热降温瓷砖,其包括:一本体1、多个加强筋2及至少一注水孔3,所述本体1为一体成型的多孔构造14,呈扁平状,由陶土以高温烧结而成的磁砖。所述本体1的内部具有一呈中空的储水空间11,所述多孔构造14为具有良好透气及透水特性的材质。
所述加强筋2,设置于所述本体1的储水空间11内,并以等间距加以排列,以连接于所述本体1的顶、底壁间与侧壁间,用以维持整体结构的强度。
所述注水孔3,设置于所述本体1的外侧边上,以提供液体加入所述本体1的储水空间11。
首先,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降温瓷砖可单独一片使用,也可以多片为一组加以使用。当欲将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降温瓷砖以多片为一组使用时,首先将所述散热降温瓷砖逐片地拼接铺设于一墙面或地面上,并在拼接铺设的同时,将所述散热降温瓷砖位于相邻边上的注水孔3插入连接管4(如图3所示),使所述散热降温瓷砖通过所述连接管4而相互连结,并由所述连接管4将散热降温瓷砖的储水空间11加以连通,因所述本体1具有多孔构造14,因此具有良好透气及透水特性,使所述储水空间内液体渗入多孔构造14后会吸收热量而蒸发,进而带走本体1表面的热量,降低本体1的温度。
接着,便能将液体(例如:自来水)自散热降温瓷砖外侧的注水孔3注入,使所述液体能经由所述连接管4的连通,而充满于所述各散热降温瓷砖的储水空间11内,待完成注水作业后,便可将所述散热降温瓷砖外侧的注水孔3以塞堵加以塞住,以保持储水空间11内的水分能留存于储水空间11内。
如此一来,便能利用本体1由陶土所制成的良好透气、透水特性,使所述本体1在受到阳光的高温照射时,由所述储水空间11的水份进一步渗透于本体内多孔构造14将热能加以吸收并产生蒸发作用,并使其液体的粒子能自本体1的多孔构造14加以透出,进而将热能加以散发,以降低室内温度的效果,具有节能减排环保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降温瓷砖选用轻质材料例如:废木材及其木屑、树脂、二氧化硅,并混合陶土等材料拌合浆体,经过加压、加热、模塑而成,使成为具有固定宽度、厚度及高度的本体。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岚,未经王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00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