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注浆桩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0247.X | 申请日: | 2015-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8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章;徐吉;王金海;符炳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湖州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62 | 分类号: | E02D5/62;E02D5/58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注浆桩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建筑的工程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注浆桩体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预应力管桩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深基坑采用管桩,在实际应用中管桩沉桩的机理,使桩体的桩端土体产生竖向和横向应变;沉桩过程土体应力强迫对已沉入桩向垂直方向上浮,从而出现已沉入桩桩端“悬空”,致使工程桩达不到原设计单桩承载力的要求,同时这一情况的发现均在基坑开挖后。此时受基坑围护结构的局限性影响大型机械已难以进入基坑内施工作业,如采用原始的复压法工艺施工,基坑结构体安全性将受到严重性破坏的因素,如采用补桩或其它形式的结构处理,施工工艺繁琐复杂、劳动强度大、施工工期长、费用投入更大,该发明是利用预应力管桩内部空体特有性条件,采用施工工艺施工简便、施工机械小巧灵活、施工成本低、以及不损坏原设计围护结构体安全可靠性强等优点,彻底解决了原始复压费用大而施繁琐复杂的施工工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体安全可靠、施工工艺简便、工作效率高、施工成本低的新型注浆桩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注浆桩体结构,包括主桩体,所述主桩体为在轴向的中心区域设有贯通所述主桩体的可供钻杆进入的操作空腔的管型桩体,所述主桩体的下部处于底部虚土区中,所述底部虚土区中位于操作空腔低于所述主桩体的位置作为与钻杆底部连接的钻头钻进以及后续进行喷浆的最低操作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操作空腔向下插入带有钻头的钻杆并将钻头钻入到虚土区直至低于操作空腔的区域,形成最低操作口,并在最低操作口可以进行后续的喷浆作业,优选采用高压喷射水泥浆工艺,对桩底土体进行加固,提高了桩端下及桩端周土体强度,使桩和桩下端土体形成一个实体,有效地提高了桩端底土体的阻力,保证了工程桩达到原设计单桩承载力的要求,彻底消除了工程的质量隐患。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最低操作口位于操作空腔中心区域的正下方。便于后续的注浆作业,以及形成的加固结构的均匀度和平衡性,提高结构强度。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最低操作口与主桩体的最低位置的垂直距离为0.5-1.5m。利于后续注浆工艺的最优化操作以及对整个结构连接体的强度进一步加固。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底部虚土区中形成旋转式喷浆区域。进一步提高结构的强度以及稳定性,喷浆工艺可以采用高压旋转式的喷浆方法,浆料可以采用掺入速凝剂的水泥土。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旋转式喷浆区域的中心最强区域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60度。优化喷浆工艺并进一步提高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主桩体为预应力混凝土桩。保证结构的强度。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主桩体有两个以上竖直方向设置的拼接桩体拼接而成。当然,主桩体可以采用单个的不需要拼接的整体,而本设置可以提高施工的应用范围,配合不同的施工区域。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相邻的拼接桩体之间设有桩体焊接连接位。确保连接的强度稳定性,当然也可以用齿合的拼接位实现连接,便于快速施工。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桩体焊接连接位处位于主桩体的外部区域作为辅助喷浆加强区。更进一步地提高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主桩体的截面呈圆形或者矩形或者正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体安全可靠、施工工艺简便、工作效率高、施工成本低,有效解决了沉入桩桩端“悬空”问题以及出现问题后深基坑内的局限性和大型机械无法施工而繁琐复杂的施工、实施费用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桩体,2、钻杆,10、操作空腔,3、底部虚土区,20、钻头,30、最低操作口,4、旋转式喷浆区域,100、拼接桩体,101、桩体焊接连接位,102、辅助喷浆加强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湖州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湖州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02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用性强的液压起桩机
- 下一篇:并联式真空预压抽真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