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用于去除空气中颗粒物质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0367.X | 申请日: | 2015-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0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兆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兆荣 |
主分类号: | B03C3/017 | 分类号: | B03C3/017;B04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4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用于 去除 空气 颗粒 物质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用于去除空气中颗粒物质的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去除空气中颗粒物质的设备大多数只设置有单阶段的静电除尘装置,在去除诸如煤炉气中颗粒物时,煤炉气中的焦油可能在静电除尘器的绝缘体上冷凝,从而导致设备短路,损坏设备;此外,由于空间结构的不紧凑性,使传统的静电除尘器的控制系统的压降不稳定,影响设备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用于去除空气中颗粒物质的设备,解决电除尘器绝缘体上焦油沉淀和空间设计不合理引起的控制系统压降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用于去除空气中颗粒物质的设备,包括进口、收集箱、旋风分离器和出口;所述进口将入射粒子引入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包括电离流动管道、外壳、电离管、电极、粒子收集流动通道和收集管;所述外壳的上部为向下逐渐收拢的锥形,外壳的下部为方形的收集箱,外壳振打将颗粒物质向下排至收集箱;所述电离管和电离流动通道位于旋风分离器一端,电离管径向向内布置,电离管在流动通道中产生电晕放电,电离中小颗粒和小颗粒,进行电离阶段;所述粒子收集流动通道和收集管位于旋风分离器另一端,进行粒子收集阶段;所述粒子收集流动通道横截面积大于电离流动通道;所述电极位于旋风分离器左上部,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金属杆,第一部分在电离管内,第二部分和高压电源负 极连接,第一部分和电离管间产生电晕放电作为起始电压;金属杆具有锋利的边缘,辅助电晕放电;气体能高速流过电离管;所述收集管一端接地,其横截面积大于电离管的横截面积,收集管包围电极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沿电离管向外延伸。
本实用新型使用旋风分离器和双级静电除尘器相结合的设置来提高整体颗粒收集的效率,有效的解决了低效,容易短路的技术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其中:污染气体6a、进口2、流动管道7、收集箱16、轴15、外壳17、洁净气体6b、旋风分离器3、电离管10、电离流动通道8、电离阶段4、粒子收集阶段5、电极11、电极第一部分11a、电极第二部分11b、收集管12、粒子收集流动通道9、清洁气体6c、出口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新型用于去除空气中颗粒物质的设备,包括进口2、收集箱16、旋风分离器3和出口13;旋风分离器3包括流动管道7、轴15、外壳17、电离管10、电离流动通道8、电极11、电极第一部分11a、电极第二部分11b、收集管12、粒子收集流动通道9。
进口2位于设备1中部,接收污染气体6a;污染气体6a包括工业烟道高温气体、烟道气(如炉煤气)或飞灰以及多种粒径的尘埃颗粒,有粒径大于10μm的大颗粒,粒径大于1μm的中等颗粒和粒径为亚微米级的小颗粒;进口2内部有一个漩涡将入射粒子载气6a切向引入到旋风分离器3中。
旋风分离器3是整个设备主体部分,其内部设置有一个轴15,围绕轴15 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左边部分设置有流动通道9、收集管12、电极11、电极第一部分11a、电极第二部分11b和流动通道7;右边部分设置有电离管10、电离流动通道8、和外壳17。
外壳17上部为一个长方形,中下部呈锥形,下部为形状为小长方形的收集箱16;进口2中的漩涡将污染气体6a中的颗粒物质,尤其是大颗粒物质,通过流动通道7朝旋风分离器3的外壳17集中,通过离心作用,分离出部分清洁气体6b;外壳17通过振打将颗粒物质向下排至收集箱16。
收集箱16位于旋风分离器3的下端,收集集中在外壳17上的大颗粒物质。
部分清洁气体6b逆转其流动方向,通过流动管道8排出至旋风分离器3,由于小颗粒和中小颗粒受离心力作用较小,仍有部分留在清洁气体6b中。
电离阶段4和粒子收集阶段5在位于旋风分离器3中上部的电离管10和收集管12中进行,将留在6b中的部分小颗粒和中小颗粒通过两级静电沉淀;电离阶段4在径向向内布置的电离管10和电离流动通道8中进行,电离管10在电离流动通道8中产生电晕放电,电离部分留在清洁气体6b中的中小颗粒和小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兆荣,未经陈兆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03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外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甘肃贝母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