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刺绣花边机布料的送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0803.3 | 申请日: | 2015-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0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黄亮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亮远 |
主分类号: | D05B35/00 | 分类号: | D05B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陈践实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刺绣 花边机 布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刺绣花边机布料的送布装置,尤指一种使网布及无纺布得以保持重叠而不会各自移位,以利于后段布边缝纫作业的刺绣花边机布料的送布装置。
背景技术
刺绣花边机所使用的布料,是包含网布及无纺布,目前的作业方式,是于刺绣花边机绣花之前,需借助人工以剪刀裁剪或以裁刀先裁断布料,再将裁断后的网布及无纺布相接重叠,并以手捏住重叠的布料,再以缝纫机(平车)车缝包含网布及无纺布的布料的其中一布边,于该布边车缝完成后,再转向以供车缝另一布边,该现有的人工作业方式,是存在有以下的缺失:
1、由于网布及无纺布的原布料,为一大卷(每种布料各有约300米长),于作业时将布料悬挂于布托架上,再以2至3人用手拉布,放置于预先设置好的裁桌(裁桌的长度约为20米长)上,再依刺绣机台上所需的长度加以裁断,因此,不但耗工费时,且缺乏效率,成本高产量也无法提升。
2、当前述的作业完成后,将布料送至缝纫部门,由作业人员将网布及无纺布上、下对齐重叠,再用缝纫机于布边缝制线条,但是因布料的长度较长,以手拉动相当不易使两中布料保持整齐平坦,故而操作缝纫机的人员,需以手慢慢的将两种布料捏住使其保持整齐,但是因缝纫机的速度非常快,单用双手控制其整齐又不起皱折实相当困难。因此一般借助人工作业的缝纫方式,通常避免不了皱折的产生,尤其网布的特性 为柔软易起皱折,使得于缝制作业中,难以保持布料的平坦,使缝制后的布料存在瑕疵,进而影响刺绣花边机的绣花品质。
申请人有鉴于此,经不断研究、实验,遂萌生改良一种刺绣花边机布料的送布装置,尤指一种使网布及无纺布得以保持重叠而不会各自移位,以利于后段布边缝纫作业的刺绣花边机布料的送布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刺绣花边机布料的送布装置,使网布及无纺布得以保持重叠而不会各自移位,以利于后段布边缝纫作业。
前述的刺绣花边机布料的送布装置,是包含一机台,该机台后方分别设有第一送布机构及第二送布机构,并于该第一送布机构及第二送布机构设有数个光电检测件,该机台后方上缘设有一展布件,下缘设有导轮;
上置布槽,设于机台,且枢接于马达以借助马达带动而能向左、右位移;
下置布槽,设于机台,且枢接于马达以借助马达带动而能向左、右位移;
网布及无纺布分别置于上置布槽及下置布槽,并借助第一送布机构及第二送布机构将网布及无纺布分别送往后段的布边缝纫装置,同时借助光电检测件的检测,配合上置布槽及下置布槽的左、右位移以使网布及无纺布得以保持重叠而不会各自移位而以利于后段的布边缝纫作业。
前述的刺绣花边机布料的送布装置,其中的第一送布机构及第二送布机构,是由相互并置的滚轮所构成。
前述的刺绣花边机布料的送布装置,其中的光电检测件是设于送布机构的两侧,其是连接于电脑,以供检测网布及无纺布的边缘,通过电 脑的判读以控制上置布槽及下置布槽的左、右位移,使网布及无纺布得以保持重叠而不会各自移位。
前述的刺绣花边机布料的送布装置,其中的展布件为一螺杆。
前述的刺绣花边机布料的送布装置,其中的该上置布槽及下置布槽的底缘,是分别设有一固定座,使固定座穿设于一螺杆,螺杆两端是分别穿设于轴承,且使螺杆其中一端枢接于一马达,俾借助马达带动螺杆的正、反转动,使固定座沿螺杆左、右移动,进而使上置布槽及下置布槽构成左、右的位移。
前述的刺绣花边机布料的送布装置,其中的该上置布槽及下置布槽的底缘前后方,分别设有滑轮,滑轮跨置于机台,并借助滑轮使上置布槽及下置布槽得以沿机台左、右位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以可供左、右位移调整的上、下置布槽,配合送布机构及数个光电检测件,构成刺绣花边机布料的送布装置,使网布及无纺布得以保持重叠而不会各自移位,以利于后段布边缝纫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下置布槽传动机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送布机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送布机构立体图。
图6及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状态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整体装置立体图。
【符号说明】
1、机台
11、第一送布机构
111、滚轮
112、滚轮
12、第二送布机构
121、滚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亮远,未经黄亮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08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引导带条走向功能的缝纫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三维环形编织机芯轴换接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