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克氏针骨牵引弓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1176.5 | 申请日: | 2015-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4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徐瑞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68 | 分类号: | A61B17/68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宋立国 |
地址: | 21400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克氏针骨 牵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折复位固定装置,详细讲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避免克氏针尖端刮碰人体皮肤或衣物,同时也可以避免因克氏针钩在某处而发生相对移动、脱离,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的克氏针骨牵引弓。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骨牵引术,又称直接牵引术,是治疗骨折的常用技术。手术时,使用克氏针穿过骨折部位的骨质,将骨牵引弓U形弓体两端的套环套挂在穿过骨质的克氏针的两端,通过骨牵引弓的提拉带动克氏针,使牵引力直接通过骨骼而抵达损伤部位,并起到骨折的复位、固定和软组织的休息的作用。其具有可承受较大的牵引重量、阻力较小、可以有效地克服肌肉紧张、纠正骨折重叠或关节脱位所造成的畸形等优点。但其存在骨牵引弓套挂在克氏针两端后,克氏针两端裸露在外,牵引过程中针尖容易对身体或衣物造成刺伤或刮伤;骨牵引弓与克氏针间相对位置不固定,当患者动作或陪护人员无意刮碰时,易引起二者的相对移动,轻者增加患者痛苦、延长恢复时间,重者骨牵引弓一端与克氏针脱离,形成意外事故。有些医疗机构为了防止克氏针刺伤身体,使用小药瓶插在克氏针的两端,这种保护方法不可靠,并且要求外露在牵引弓两端的克氏针有一定的长度才能够防止小药瓶的脱落,占据空间大,不便于陪护照顾,也更容易因挂碰而脱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避免克氏针尖端刮碰人或物,并防止克氏针受挂碰而相对移动、脱离,治疗效果佳的克氏针骨牵引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过程中,调节弓体的牵引角度时,不会带动克氏针运动,减小患者痛苦,恢复速度快的克氏针骨牵引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克氏针保护罩的牵引弓,保护罩的长度可以根据手术实际的克氏针外露长度调节。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克氏针骨牵引弓,设有U形弓体,其特征在于U形弓体两端设有两个套接孔相对的定位套筒,定位套筒上径向设有定位螺孔,定位螺孔内设有定位螺栓,定位螺栓外侧的定位套筒上设有克氏针保护罩,克氏针保护罩外表形状为子弹头状,内部设有套接腔,套接腔的内表面设有连接螺纹,定位套筒外壁上设有连接螺纹,克氏针保护罩与定位套筒螺纹连接。克氏针保护罩可以根据手术实际所需的长度调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U形弓体两端部分别设有套环,两个套环中心相对的设置在U形弓体上,定位螺栓内侧的定位套筒的外壁上设有与套环相配合的环形卡槽,套环可相对转动的套设在环形卡槽内。使用过程中,可任意调节弓体的牵引角度,避免带动克氏针运动,减小患者痛苦,恢复速度快。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克氏针穿过骨折部位的骨骼后,将U形弓体两端的两个定位套筒套安置在克氏针两端,拧紧定位螺栓,使其前端顶紧克氏针,将定位套筒在克氏针上定位后在定位套筒的外侧套接保护罩,将克氏针置于保护罩内,并顺时针旋转拧紧。由于克氏针保护罩的防护作用,克氏针两端不会刮碰人或物;由于保护罩是连接在定位套筒上,克氏针外露的长度不影响保护罩固定的牢靠程度,因此可以完全按照骨骼和肢体的粗细来选择克氏针,不用象用小药瓶保护那样需要考虑外露的克氏针要有一定的长度;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避免克氏针尖端刮碰人或物,不会与克氏针相对移动、脱离,治疗效果佳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套筒与克氏针保护罩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克氏针骨牵引弓,设有U形弓体4,U形弓体4两端设有两个套接孔相对的定位套筒3,定位套筒3上径向设有定位螺孔,定位螺孔内设有定位螺栓2,定位螺栓2外侧的定位套筒3上设有克氏针保护罩1。从图中可以看出,定位套筒3外壁上设有连接螺纹,克氏针保护罩1外表形状为子弹头状,内部设有套接腔,套接腔的内表面设有连接螺纹,克氏针保护罩1与定位套筒经连接螺纹连接。克氏针保护罩可以根据手术实际所需的长度调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U形弓体两端部分别设有套环,两个套环中心相对的设置在U形弓体上,定位螺栓内侧的定位套筒3的外壁上设有与套环相配合的环形卡槽5,套环可相对转动的套设在环形卡槽5内。使用过程中,可任意调节弓体的牵引角度,避免带动克氏针运动,减小患者痛苦,恢复速度快。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克氏针穿过骨折部位的骨骼后,将U形弓体两端的两个定位套筒套设在克氏针两端,拧紧定位螺栓,使其前端顶紧克氏针,将定位套筒在克氏针上定位后,在定位套筒的外侧套接保护罩,将克氏针置于保护罩内,并顺时针旋转拧紧。由于克氏针保护罩的防护作用,克氏针两端不会刮碰人或物;由于保护罩是连接在定位套筒上,克氏针外露的长度不影响保护罩固定的牢靠程度,因此可以完全按照骨骼和肢体的粗细来选择克氏针,不用象用小药瓶保护那样需要考虑外露的克氏针要有一定的长度;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避免克氏针尖端刮碰人或物,不会与克氏针相对移动、脱离,治疗效果佳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未经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11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