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基坑防护的防水护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1584.0 | 申请日: | 2015-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1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孙玉林;孙靖;贺德成;杨士毅;邓跃;魏珏;李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基坑 防护 防水 护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坡形式的基坑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基坑防护的防水护坡。
背景技术
目前土质较好的基坑工程,通常采用放坡的形式进行边坡防护,坡面多为直接土体或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喷涂罩面,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
此项施工钢筋混凝土护坡凝结成型后,一旦有雨水就会通过混凝土面渗透到原土质中,改变边坡土质的水土比例,易造成土体失稳,不利于基坑整体稳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此项施工混凝土浇筑为湿作业,且需加工钢筋以及绑扎支模,在边坡防护过程中不能够及时的跟进挖土进度,影响工程整体进度。
此项施工混凝土护坡颜色为灰色,色彩单调观感差,不符合绿色施工理念,同时混凝土喷锚过程中会造成尘土飞扬,影响周边环境。
钢筋混凝土或是直接喷锚混凝土施工前需人工整修平整基坑坡面后铺设钢筋网片,之后再进行人工喷锚,施工工序冗杂,且耗时长,人工费高,造成的成本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基坑防护的防水护坡,其具有安全防水、施工便利、绿色环保以及成本低廉等优点,主要解决了一下几个问题,一是雨水渗漏对土体成份改变而导致的边坡失稳问题;二是钢筋混凝土和喷涂混凝土护坡操作工艺相对复杂,施工工期较长问题;三是施工中基坑的尘土飞扬问题;四是湿作业成本高、实施难度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基坑防护的防水护坡,包括护坡本体,所述护坡本体上固定有若干双覆膜防水布。
进一步,所述双覆膜防水布上方设有若干第一压条,且所述双覆膜防水布下方设有若干第二压条,第一压条与第二压条的位置相互对应,且所述护坡本体内设有若干木楔,所述第一压条、双覆膜防水布、第二压条以及木楔从上到下通过钉子连接。
进一步,所述相邻的第一压条之间的间距为500~1500mm。
进一步,顺坡方向上,相邻两个木楔的间距为300~1500mm。
进一步,顺坡方向上,在基坑顶部1m范围内,相邻两个木楔的间距为300~500mm。
进一步,顺坡方向上,在基坑底部1m范围内,相邻两个木楔的间距为300~500mm。
进一步,所述木楔长度为300~500mm。
进一步,所述第一压条以及第二压条的宽度以及长度均相同,其宽度为80~100mm,长度为500~800mm,第一压条以及第二压条均是沿着顺坡方向,从顶到底通长布置。
进一步,顺坡方向,上面一层双覆膜防水布搭接于下面一层双覆膜防水布,搭接长度100~300mm;水平方向,左面一层双覆膜防水布搭接于右面一层双覆膜防水布,搭接长度200~400mm。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安全防水;用于基坑坡面上,能够很好的抵挡雨水对土坡的冲刷,同时将雨水顺坡排至坑底排水沟进行有组织排水。双覆膜防水布同时能够防止雨水或其他水分渗入土体,保证土体不因所含成份的改变而发生不稳现象。
2、施工便利;湿作业,只需进行简单浇底即可开始施工,可随基坑开挖分段实施,操作时间短,可有效控制工期,并虽开挖进度随时进行防护,确保边坡防护的稳定。
3、绿色环保;工程采用的双覆膜防水布采用绿色颜色,实施完成后基坑周边美观,且能起到降尘作用,一改传统混凝土护坡尘土颜色,将原本是施工重点控制部分转变成项目绿色施工的一个亮点,在历次检查中都能够吸引领导和参观者的眼球,为项目整体施工增光添彩。
4、成本低廉;本施工工艺所采用的木楔、压条都可采用废旧材料,并且只需在现场简单加工即可。绿色防水布材料市场易购相对钢筋混凝土成本低廉,同时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人材机等费用,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中:1、覆膜防水布;2、木楔;3、第一压条;4、护坡本体;5、第二压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基坑防护的防水护坡,包括护坡本体4,所述护坡本体4上固定有若干双覆膜防水布1。所述双覆膜防水布1上方设有若干第一压条3,且所述双覆膜防水布1下方设有若干第二压条5,第一压条3与第二压条5的位置相互对应,且所述护坡本体4内设有若干木楔2,所述第一压条3、双覆膜防水布1、第二压条5以及木楔2从上到下通过钉子连接,从而实现了将双覆膜防水布1固定在护坡本体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15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行车及其可调节式车架减震结构
- 下一篇:脚踏板三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