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增透防指纹叠层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2504.3 | 申请日: | 2015-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1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许鹏;唐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光学技术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3/00 | 分类号: | B32B33/00;G02B1/115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邓云鹏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透防 指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叠层,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上的增透防指纹叠层。
背景技术
目前,电容式触控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屏幕基本上都需要在屏幕表面镀制AR膜和AF膜。AR(Anti-Reflect)即为减反膜,也称增透膜。AF(Anti-Fingerprint)膜即为防指纹膜。
减反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产量最大的一种光学薄膜,它的主要功能是减少或者消除透镜、棱镜、平面镜等光学元件表面的反射光,从而增加这些元件的透光量。为了实现光透率的较大提升,一般是通过在屏幕的玻璃基板上镀制一层或多层AR膜。目前在玻璃基板表面实现制备AR膜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化学气相沉积(CVD);溶胶-凝胶;物理气相沉积(如真空蒸镀、磁控溅射等)。
屏幕的玻璃基板表面极易被外界的污物和用户的指纹所污染,因此,长期保持玻璃基板表面的清洁度,并且较容易地清除其表面所粘附的指纹和污物这一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AF膜是一种同时具有疏水性和疏油性这两种特性的薄膜,基于良好的疏水性和疏油性,AF膜不易粘附外界的灰尘及污物,并且在粘附污物和指纹的情况下,也具有较易除去表面异物的特性。但是,一般情况下,AF膜与玻璃基板之间的附着力普遍较差,容易从玻璃基板表面剥离,且膜层表面平坦度和膜层均匀性都难以把握。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达到视觉增透与手感顺滑的效果的增透防指纹叠层。
一种增透防指纹叠层,包括玻璃基板,以及依次形成在玻璃基板一表面上的增透膜、SiO2过渡层和防指纹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透膜为单层的MgF2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透膜为多层膜结构,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SiO2膜、Nb2O5膜和第二SiO2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SiO2膜的厚度为10-20nm,所述Nb2O5膜的厚度为10-20nm,所述第二SiO2膜的厚度为10-20n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iO2过渡层厚度为15~20n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指纹膜厚度为15~20nm。
上述增透防指纹叠层中的防指纹膜因在防指纹膜与玻璃基板的镀层之间形成SiO2过渡层而具有较好的附着力,可防止防指纹膜从玻璃基板的镀层上剥离,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增透防指纹叠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增透防指纹叠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提供的增透防指纹叠层包括玻璃基板10,以及依次在玻璃基板10一表面上制备的增透膜20、过渡层(亦或缓冲层)30和防指纹膜40。
本实施例中,玻璃基板10可以是硅酸盐玻璃或者类似材料的玻璃,玻璃基板10可经化学处理,以加强玻璃基板10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增透膜20为单层的MgF2膜。增透膜20增加玻璃基板10的光线透过率,当该增透防指纹叠层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屏幕时,可提高屏幕的显示效果。
本实施例中,过渡层30为SiO2层,厚度为15~20nm。过渡层30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防指纹膜40与玻璃基板10(具体为玻璃基板10上的增透膜20)之间的附着力,减缓防指纹膜40从玻璃基板10表面剥离,有利于延长防指纹膜40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防指纹膜40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层,厚度为15~20nm,具有较强的疏水、疏油特性,因此电子产品屏幕表面的脏污及指纹印迹极易擦拭干净,保持顺滑触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光学技术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光学技术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25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