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电源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3339.3 | 申请日: | 2015-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7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宾显文;林钦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2H9/02;H02H3/08;H02H11/00;H02H3/20;H02H3/24;H02J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罗伟添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电子 控制 单元 电源 保护 电路 | ||
1.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初级保护电路和次级保护电路;所述初级保护电路包括用于吸收电源的瞬时高压的抛负载保护模块、防止反接时电流流入后级电路的防反接保护模块以及EMC滤波模块;该抛负载保护模块、防反接保护模块、ECM滤波模块依次连接,抛负载保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源输入;所述次级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压滤波模块、用于保护蓄电池过放电同时防止后级电路过流过压损坏的多功能保护模块以及第二电压滤波模块;第一电压滤波模块、多功能保护模块、第二电压滤波模块依次连接,第一电压滤波模块的输入端与EMC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电压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后级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抛负载保护模块包括可恢复保险器F、二极管D1、二极管D2;该可恢复保险丝F的一端连接电源输入的正极端,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防反接保护模块,二极管D2的负极以及电源输入的负极端均接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反接保护模块包括MOS管Q1、二极管D3以及电阻R1;该MOS管Q1的漏极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其源极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二极管D3的负极还连接EMC滤波保护模块,二极管D3的正极和电阻R1的一端均与MOS管Q1的栅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EMC滤波模块包括电容C1、电容C2、共模电感L1;共模电感L1包括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其次级线圈的一端和二极管D3的负极均匀电容C1的一端连接,次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的一端,初级线圈的一端和电阻R1的另一端均与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初级线圈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均接地;电容C2的一端还连接第一电压滤波模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滤波模块包括电容C3及电容C4,电容C3与电容C4并联,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连接多功能保护模块,电容C3的另一端和电容C4的另一端均接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保护模块包括控制芯片ICI、MOS管Q2、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容C5;该电阻R2的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均与电容C4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均与控制芯片ICI的欠压采样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及控制芯片ICI的地端均接地;电阻R2的一端和控制芯片ICI的第一过流取样端均与R4的一端连接,控制芯片ICI的第二过流取样端和MOS管Q2的漏极均与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MOS管Q2的栅极连接控制芯片ICI的驱动端,电阻R5的一端和电阻R6的一端均与控制芯片ICI的过压取样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MOS管Q2的源极,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5的一端连接控制芯片ICI的充电端,另一端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还连接第二电压滤波模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压滤波模块包括电容C6和电容C7,电容C6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电容C7的一端连接电容C6的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和电容C7的另一端均接地;电容C7的一端还连接后级电路的正极端,电容C7的另一端还连接后级电路的负极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333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