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电压固体电热储能炉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3678.1 | 申请日: | 2015-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4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建新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杨滨 |
地址: | 110169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 固体 电热 储能炉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般有热发生装置的流体加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贮热加热器的支撑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高电压固体电热储能炉支撑结构,其主要适用于高电压(10kV~220kV)固体电热储能炉。
背景技术
电热储能炉集加热、储能、热交换及电控技术于一体,其采用了先进的水电分离技术、高压控制技术和储能保温技术,将夜晚电网闲置的低谷电转换成热能储存起来,通过交换装置24小时连续释放,实现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供热能力,可以完全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燃煤、燃气、燃油锅炉,且使用过程中无任何废气、废水、废渣产生,实现了二氧化碳零排放。利用电网低谷供电时间储存热量,既优化了电网的利用率,又降低了用户采暖成本和运行费用。系统无需人工值守自动运行,可广泛应用于机关、学校、工厂等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小区供暖系统以及工业蒸汽和热水供给等领域。电热储能炉安装简单、占地面积小、建造成本低、效果极佳等特点,在热源紧张的地区无需大规模投入即可快速缓解供热矛盾。
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2452871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压供电蓄热装置”,蓄热体由蓄热模块和电热丝组成,蓄热模块为上下组合结构,下模块的下部设有拱形的通风通道,电热丝为扁型片状结构,若干蓄热模块有序间隔叠落组合在一起,电热丝有序间隔排列设置在蓄热模块之间,蓄热体的周围设有热风通道,循环风机通过风道进口将风力传输给蓄热体,在热风通道内形成环流,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之间设有保温填充料,高压电通过高压接入端给电热丝提供电源。该装置由10kV或20kV高压电网直接供电,并充分利用低谷电进行蓄热,为热量需求用户供暖,优化能源利用,降低用电成本。其中,电热丝采用了扁型片状结构的,而延长了其使用寿命。由于蓄热体由高压电网直接供电,并且蓄热体距离地面较近,其底部必须设置若干能耐受该装置工作电压绝缘结构,以防止发生意外。但是,该装置仅在蓄热体底部设置了下端面,并在下端面与地面之间设置若干呈矩阵排列的绝缘支柱。其具有以下缺陷:不同工作电压的固体电热储能炉,需匹配不同电压等级的支座绝缘子(绝缘支柱),而各支座绝缘子直接固定在承重板上,因此在混凝土整体浇筑的设备承重板受到剧烈震动时,支座绝缘子易发生移位,导致炉体底部失衡受力不均,向其中一端塌陷,进而引起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电压固体电热储能炉支撑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高电压固体电热储能炉底部支撑结构抗震性差、安全性低等问题。其结构简单,具有抗震性能优良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高电压固体电热储能炉支撑结构包括承重板以及固定在承重板上的若干矩阵式排列的绝缘子单元,其技术要点是:每个绝缘子单元包括一个以上的沿轴向排列的支座绝缘子,同一绝缘子单元的支座绝缘子之间设置金属拉板或绝缘拉板;支座绝缘子两端分别设有十字状的拉板槽,金属拉板或绝缘拉板位于拉板槽内;金属拉板或绝缘拉板的两端的对称位置上分别设有安装孔,通过销钉将若干金属拉板或绝缘拉板,分层固定在支座绝缘子的上、下端面上,横向相邻或纵向相邻的同一层面的支座绝缘子之间,通过若干金属拉板或绝缘拉板构成网状结构。
所述各层的网格结构,所构成平面的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增大,使支撑结构形成锥台结构。
所述绝缘子单元的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0~8°。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及积极的技术效果是:绝缘子单元通过销钉固定在金属拉板和绝缘拉板的交汇点处,通过金属拉板和绝缘拉板分多层将各绝缘子单元牵拉水平连接,构成多层网状结构,可在混凝土整体浇筑的设备承重板上组合成矩阵体平台。在受到剧烈振动时,各绝缘子单元之间相互牵拉,将作用力分摊,避免了单个支座绝缘子的移位。采用由不同材质制成的支座绝缘子组合而成的绝缘子单元,能适应不同工作电压条件,提高了适用范围。金属拉板和绝缘拉板始终成水平状态,通过改变金属拉板和绝缘拉板长度由上自下层状网格结构逐步增大,构成锥台结构,此时部分绝缘子单元的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优选在0~8°内波动,一方面可保证支撑结构的底面与起伏的地面形态相适应,便于安装,另一方面锥台结构更为稳定,抗震性更强。由于采用多部件的组装结构,更利于各组件的生产与安装,有效节约了生产制造成本与安装成本。零部件易于更换,降低了后期的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装配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建新;,未经朱建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36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燃气供导热油锅炉控制系统装置
- 下一篇:冷凝式燃气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