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点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3778.4 | 申请日: | 2015-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3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洲;王亚军;齐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鹏亚机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6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点胶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推进,第一台代替人工进行点胶作业的点胶机诞生了。点胶机的发明以及广泛应用,大大的节省了人力成本,实现了自动化的同时还实现了高精度,对提高产品质量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但随着点胶机的使用,人们发现点胶机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点胶时间控制不准确导致点胶量不稳定;工厂气源波动大,点胶量因气源波动而不稳定;针筒内胶量的变化导致点胶量不一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保证高粘胶液在输送过程顺畅的点胶机构。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
一种点胶机构,包括活塞、缸体、胶液、气混室、气混腔体、出胶口和紧固螺母,所述活塞设置在缸体内,所述胶液盛装在缸体内,且沿缸体的出口流进气混室内,所述气混室包裹在气混腔体的内部,所述出胶口设置在气混腔体的断端口处,所述紧固螺母紧固在缸体和气混腔体的连接处。
作为优选,所述胶液在气混室内成柱状流动。
作为优选,所述紧固螺母通过螺纹锁紧在缸体和气混腔体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缸体中活塞在高压气体的压力作用下,推动前移,缸体内的胶液沿缸体的出口进入气混室,由于气混室二次进气,使得胶液成柱状流动,并形成外表气膜;外表气膜裹挟高粘胶液,于输液管内壁间形成圆形气环,将高粘胶液与管壁完全隔开,相互之间无接触,足以保证高粘胶液在输送过程的顺畅。解决了点胶过程中针头带胶造成的点胶量不一致,胶水受环境温变而造成影响等问题。大幅度提升了生产效率,没有胶水滴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点胶机构,包括活塞1、缸体2、胶液3、气混室4、气混腔体5、出胶口6和紧固螺母7,所述活塞1设置在缸体2内,所述胶液3盛装在缸体2内,且沿缸体2的出口流进气混室4内,所述气混室4包裹在气混腔体5的内部,所述出胶口6设置在气混腔体5的断端口处,所述紧固螺母7紧固在缸体2和气混腔体5的连接处。
作为优选,所述胶液3在气混室4内成柱状流动。
作为优选,所述紧固螺母7通过螺纹锁紧在缸体2和气混腔体5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缸体2中活塞1在高压气体的压力作用下,推动前移,缸体2内的胶液3沿缸体2的出口进入气混室4,由于气混室4二次进气,使得胶液3成柱状流动,并形成外表气膜;外表气膜裹挟高粘胶液3,于输液管内壁间形成圆形气环,将高粘胶液3与管壁完全隔开,相互之间无接触,足以保证高粘胶液在输送过程的顺畅。解决了点胶过程中针头带胶造成的点胶量不一致,胶水受环境温变而造成影响等问题。大幅度提升了生产效率,没有胶水滴漏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鹏亚机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鹏亚机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37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