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音响组合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4912.2 | 申请日: | 2015-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4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爱立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波英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00 | 分类号: | H01R24/00;H01R13/193;H01R13/11;H01R1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王明超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音响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响线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音响组合线。
背景技术
汽车音响包括音响主机和音频功放器两部分,音响主机通过带有线缆的插头与音频功放器上相配的插座连接,传递与音频功放相关的ANT、GND、ILL、FL+、FL-、RL+、RL-、FR+、FR-、RR+、RR-和ACC信号。由于车载音响的本身限制,所内置的音频功放器功率有限、音质不佳,对音质要求较高的车主而言,如想获得高保真的听觉感受则需要对音频功放系统进行改装,改装时必须在汽车上找到改装音频功放所需的音频信号、控制线、喇叭输出线以及电源线,通常的做法就是对汽车原有的音响功放电路部分进行拆线、再接线的方式进行改装汽车音频功放。上述操作中由于需要对于汽车电路部分进行拆线再接线,使得电源线在拆装过程中容易被破坏,从而造成安全隐患,另外,现有技术中音响主机与音频功放器之间通常采用电源线直连,导致拆装功放电路时有所不便,存在改装接线复杂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拆装方便、使用安全、不易对电源线造成破坏的汽车音响组合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音响组合线,包括第一绝缘座、第二绝缘座、第一电源线以及第二电源线,所述第一绝缘座与所述第二绝缘座插接配合,所述第一绝缘座上设置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插孔内设置有第一导电柱,所述第一导电柱的内端设置有导电套,所述第一导电柱的外端设置有供所述第一电源线插入的第一盲孔,所述第二绝缘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孔对应配合的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插孔内设置有第二导电柱,所述第二导电柱的内端设置有与所述导电套相适配的导电杆,所述导电套与所述导电杆插接配合,所述第二导电柱的外端设置有供所述第二电源线插入的第二盲孔,所述导电套上沿轴向设置有若干缺口,所述导电套与所述第一导电柱的连接处设置有环槽,所述导电套外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环槽相适配的凸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座、所述第一导电柱以及所述第一电源线通过第一销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座、所述第二导电柱以及所述第二电源线通过第二销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音响组合线,使用时,第一电源线与音响主机电连接,第二电源线则与音频功放器电连接,第一电源线与第二电源线之间依次通过第一导电柱、导电套、导电杆及第二导电柱电连接,由于第一绝缘座与第二绝缘座之间、导电杆与导电套之间均采用插接配合,当需要对功放电路进行改装时,只需使第一绝缘座与第二绝缘座分离,即可以使导电杆与导电套分离,从而使第一电源线与第二电源线处于分离状态,进而便能够方便对功放电路进行拆卸,当改装完成后,再将第一绝缘座与第二绝缘座插接,便能够再次实现第一电源线与第二电源线的电连接。在上述操作过程中,由于无需对第一电源线、第二电源线进行拆线和再接线,从而有效避免了第一电源线(或第二电源线)被破坏的现象,杜绝了安全隐患,同时也使得操作更为简便、快捷。另外,当导电杆插入导电套时,导电套会同时受到来自导电杆和套筒的径向作用力,有效保证了当导电杆与导电套频繁插拔后仍能够紧密接触,进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性能。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电柱与第二导电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和图2中:
1、第一绝缘座;11、第一插孔;2、第二绝缘座;21、第二插孔;3、第一电源线;4、第二电源线;5、第一导电柱;51、导电套;511、缺口;512、环槽;52、第一盲孔;53、套筒;531、凸环;6、第二导电柱;61、导电杆;62、第二盲孔;7、第一销钉;8、第二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波英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波英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49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