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消音式高跟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5217.8 | 申请日: | 2015-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9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吴众垚;王义强;傅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43B21/26 | 分类号: | A43B21/2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黄平英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音 高跟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跟鞋设计加工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消音式高跟鞋。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高跟鞋都是用硬质材料做成的,鞋底板内部设置了有钢性的钢片,鞋底板后端直接与鞋跟连接在一起,一般都没有弹力或者弹力很小,在穿上这种高跟鞋时,鞋跟会与地面产生较大的撞击,产生较大的声响,会影响其他人的休息和学习,同时长期穿这种鞋子容易产生疲劳,行走时震动大,而且容易造成脚部或者脚踝扭伤等。
授权公告号为CN 202341020 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高跟鞋消音套,其包括一用于包裹鞋跟且由薄胶皮材料制成的套体,套体为内部中空并在一端设置有开口的柱形体,在套体的开口处缝制有两条系带,所述套体底面的厚度大于套体侧壁的厚度。将该消音套包裹在鞋跟的外部,可减轻鞋跟与地面碰撞产生的噪音,使穿着高跟鞋的女士不会在走路时对他人造成影响。但是鞋套包裹后,高跟鞋的整体美观度大大降低,接受度低。
授权公告号为CN 202286588 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高跟鞋消音装置,所述高跟鞋消音装置为正方体结构,正方体内设有槽体,所述槽体内四壁上各设有支撑块,槽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定位鞋跟定位槽。该技术方案将高跟鞋消音装置套在高跟鞋根外即可起到消除噪音的作用。虽然采用该消音装置后,高跟鞋的整体美观度有一定的提高,但是需要随时携带,且针对不同类型的高跟鞋需要配置不同规格的消音装置。同时,长时间使用后,消音装置容易滑落丢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减小噪音且缓和行走时震动的消音式高跟鞋,该高跟鞋中消音结构与高跟鞋一体设置,不易丢失,具有较好的降噪减震效果,且能够有效降低脚步的疲劳度。
一种消音式高跟鞋,包括带有支撑结构的鞋底板,所述鞋底板设有与所述支撑结构相互固定的肋梁,该肋梁顶面与鞋底板后端底面之间留有缓冲间隙,该肋梁底面设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底部固定有底面与鞋底板前端底面平齐的鞋跟套。
现有的鞋底板一般主要由两侧的弹性覆盖层和中间的支撑结构组成,支撑结构主要起到支撑的作用,一般采用刚性材料制成,保证整个鞋底板的强度,防止鞋底板塌陷。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缓冲间隙的设置,能够缓冲人体行走过程中对鞋底板施加的压力,降低鞋底对脚底面的冲击力,降低脚部的疲劳度;缓冲件的设置,进一步缓冲了鞋跟套与地面之间的作用力,降低行走噪音。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间隙为V形区域。缓冲间隙选择V形区域,充分利用了鞋底板的自身结构,保证整个消音式高跟鞋结构更加合理、美观。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结构依次包括位于鞋底板前端的水平段、位于鞋底板中部逐渐向上倾斜的倾斜段,位于鞋底板后部顶端趋于水平设置的上翘段;所述肋梁与倾斜段和上翘段的衔接处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件为设于鞋跟套与肋梁底端之间的缓冲弹簧。采用缓冲弹簧,保证了消音式高跟鞋整体结构简单;所述的缓冲弹簧也可采用其他弹性结构代替,例如也可采用弹性材料做成的部件。缓冲弹簧两端分别与鞋跟套和肋梁底端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件还包括与所述肋梁底端滑动配合的支撑柱;所述缓冲弹簧套设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支撑柱底端与所述鞋跟套固定;所述肋梁底端设有用于限定支撑柱位移的限位件。支撑柱的设置,保证了缓冲件的整体强度,在缓冲件收缩一段距离后,支撑柱与鞋跟套接触,承受鞋底板所受的压力。
作为优选,所述肋梁底端设有安装槽,该安装槽开口部位设有限位台,该限位台构成所述的限位件;所述支撑柱顶端伸入安装槽内,该端端部设有与所述限位台配合的防脱头。安装槽的设置,方便支撑柱安装的同时,也能保证支撑柱能够在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同时避免支撑柱滑落。
作为优选,所述鞋跟套为弹性鞋跟套;弹性鞋跟套可采用软质材料制成,进一步降低鞋跟套与地面之间的接触噪音。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鞋跟套为橡胶鞋跟套。采用橡胶鞋跟套,提高了鞋跟套的耐磨强度,提高了鞋跟套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结构为钢片。现有技术中,鞋底板中一般采用钢片作为支撑部件,采用该技术方案,可直接采用现有的鞋底板钢片即可,不需要重新设计。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肋梁与支撑结构之间可采用多种方式固定,例如可采用铆钉固定、螺纹固定或者焊接固定等。或者也可采用一体设置,加工时一次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52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