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闭环境中液体的抽取与注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5617.9 | 申请日: | 2015-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8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有为;黄姣;张丽;马明;王夏天;谭曜;陈丹超;俞雄飞;刘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L3/02 | 分类号: | B01L3/0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张一平 |
地址: | 31501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闭 环境 液体 抽取 注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用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密闭环境中液体的抽取与注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际工作的很多领域,经常会遇到需要从一个密闭环境移取液体到另一个密闭环境的情形。例如,为避免易挥发液体反应物的损耗,需要在各类烧瓶等实验反应装置上安装冷凝管等回流装置,使易挥发的反应物质冷凝后由气态恢复为液态,从而回流并收集反应液;而该类反应常常需要在惰性气体的气氛保护下进行。
在实验过程中,有时需要向密闭的反应容器中添加一种或几种液体状的实验原料,有时为了观察反应过程或者中间产物等情况,需要在反应中间过程中从密闭容器中抽取部分反应液;有些反应的最终产物也需要在密闭的条件下转移到密闭的储器中。在某些医学领域,出于所抽取样本的特性要求,也存在需要将抽取的液体样本在密闭条件下转移到相应密闭容器中的情形。然而,在一般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装置内的反应液温度较高,易挥发液体的蒸汽浓度较大,若采用移除冷凝管来取液或注液的操作,则势必会造成大量易挥发组分的泄漏,造成反应物质的损耗,某些情况下也会污染实验室空间的环境,对实验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同时由于整个反应装置温度较高,也不方便操作;更无法保证液体抽取或注入的整个移液过程在密闭环境中进行。
因此,提供一种密闭环境中液体的抽取与注入装置,显得尤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密闭环境中液体的抽取与注入装置,该装置实现了在反应过程中的无干扰移液操作,避免了冷凝管等拆卸重装的麻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密闭环境中液体的抽取与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流路切换器、取液管、导液管、套管及能对实验容器进行液体抽取与注入的液体提取器,该液体提取器的下部具有连接口;
所述流路切换器包括壳体及能转动的设于壳体内的第一活塞,所述壳体的上部与连接口相连通,所述壳体的下部及侧部分别与导液管及取液管相连通;
所述的取液管包括连接于壳体侧部的横管及竖直连接于该横管末端的竖管,所述的套管设置于横管与竖管的连接处并纵向布置;
所述第一活塞上分别开有供连接口与导液管、取液管相连通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且所述第一通道使连接口与导液管连通状态下,第二通道闭塞;所述第二通道使连接口与取液管连通状态下,第一通道闭塞。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液体提取器包括外壳及设置于外壳内并能上下移动的芯杆,该芯杆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外壳的内壁相匹配的第二活塞,所述的连接口开设于外壳下部。使用时,上下移动芯杆,可使外壳内产生负压或正压,从而实现液体的吸取或排出。
为了便于转动第一活塞,并根据需要控制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的闭塞或连通,所述流路切换器的壳体一侧具有端口,所述的第一活塞自上述端口横向插设于壳体内。
为了满足更多实验的实际需要,所述液体的抽取与注入装置还包括连接于取液管及导液管下端的移液针,所述取液管及导液管的下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匹配不同型号移液针的转接头。
较好的,所述液体提取器的外壳上具有刻度表,以便于精确控制抽、注液体的体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密闭环境中的液体抽取与注入装置,该装置主要通过流路切换器及液体提取器来实现其功能;需要自容器中吸取液体时,转动第一活塞使第二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口及取液管连通,此时,第一通道闭塞,可将容器中的反应液吸取至液体提取器中;再次转动第一活塞使第一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口及导液管连通,此时,第二通道闭塞,可将液体提取器中的反应液排出,完成密闭环境中的液体抽取过程,向容器中注入液体时反向操作上述过程即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为实验室密闭环境中液体的抽取与注入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液体提取器与导液管相连通的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液体提取器与取液管相连通的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置与实验室容器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56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烧杯架
- 下一篇:一种微流体芯片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