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发酵罐液体菌种接种的漏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6235.8 | 申请日: | 2015-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5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命龙;焦春伟;谢意珍;李崇;黄守耀;洪雅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26 | 分类号: | C12M1/26 |
代理公司: | 广州弘邦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36 | 代理人: | 郭澄联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发酵 液体 菌种 接种 漏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漏斗,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发酵罐液体菌种接种的漏斗,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微生物液体深层发酵过程中,需要把制备好的摇瓶液体菌种接入一级种子罐(发酵罐)中,通常是将种子液直接向种子罐倾倒。该步骤必须十分注意无菌操作,谨防种子液带入杂菌,它直接影响着发酵产物的质量。一旦接种失误,污染杂菌,轻则减产,重则倒灌。因此,在发酵技术领域,摇瓶内液体菌种的接种操作一直是生产上的关键控制点。一般而言,该技术过程如下,先用75%的酒精擦拭种子罐接种口的四周,然后将装有燃烧酒精的酒精环放置在接种口上,先灼烧5-10秒,之后取三角瓶于火焰附近揭去硅胶塞或封瓶膜,灼烧瓶口一周后,迅速将瓶倾斜,让种子液直接倒入罐内。但是,直接倾倒三角瓶往往容易将种子液洒出,可能带入杂菌,同时也增加操作人员的心里负担。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用于液体菌种接种的专业工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发酵罐液体菌种接种过程中种子液容易洒出、且易引入杂菌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发酵罐液体菌种接种的漏斗,其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实用方便,可提高发酵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改善接种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发酵罐液体菌种接种的漏斗,由圆锥形漏斗体和直筒形漏斗颈组成。
优选的,所述圆锥形漏斗体的直径为3-5cm,高度为3-5cm。
优选的,所述直筒形漏斗颈的直径为2-4cm,高度为3-5cm。
优选的,所述漏斗的材质为不锈钢。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漏斗的材质为SUS304或者SU316。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圆锥形漏斗体的外壁上固定有可水平旋转的不锈钢手柄。优选的,所述手柄包括固定连接于圆锥形漏斗体外壁的上下两块连接板和沿竖直转轴水平旋转的旋转板,所述旋转板通过竖直转轴活动连接于上下两块连接板之间。
使用上述漏斗进行发酵罐液体菌种接种时,所述圆锥形漏斗体放置在接种口上方,所述直筒形漏斗颈伸入发酵罐内部,方便发酵技术人员的接种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发酵技术人员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漏斗进行发酵罐液体菌种接种操作时,能有效避免污染或种子液洒出,接种效率高;(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圆锥形漏斗体的直径和高度尺寸能够确保放置在接种口上的酒精环火焰可以有效灼烧漏斗体的外壁;(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直筒形漏斗颈的直径略小于接种口直径,能够自由放入接种口内,其高度尺寸确保能够将液体菌种导入发酵罐内,又不至于太长而导致操作不方便;(4)本实用新型用于发酵罐液体菌种接种的漏斗材质选用SUS304或者SU316,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和耐热性,完全符合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卫生级要求;(5)圆锥形漏斗体的外壁上固定有可水平旋转的不锈钢手柄,使用时,操作人员可以利用镊子夹住手柄或直接用戴有无菌手套的手握着手柄进行取放,不用时可将手柄水平旋转90°后放置,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是实施例1的俯视图。
其中,1-圆锥形漏斗体,2-直筒形漏斗颈,3-手柄,4-连接板,5-旋转板,6-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和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所包含范围不限于此。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用于发酵罐液体菌种接种的漏斗,由圆锥形漏斗体1和直筒形漏斗颈2组成,所述漏斗的材质为为SUS304或者SU316。所述圆锥形漏斗体的直径为3-5cm,高度为3-5cm,所述直筒形漏斗颈的直径为2-4cm,高度为3-5cm。为方便操作人员取放漏斗,本实施例在所述圆锥形漏斗体的外壁上固定有可水平旋转的不锈钢手柄3,所述手柄3包括固定连接于圆锥形斗体外壁的上下两块连接板4和沿竖直转轴6水平旋转的旋转板5,所述旋转板通过竖直的转轴6活动连接于上下两块连接板之间,不用时将旋转板5水平旋转90°后放置,以节省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62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