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腱鞘囊肿穿刺针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6320.4 | 申请日: | 2015-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2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军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100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腱鞘 囊肿 刺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腱鞘囊肿穿刺针。
背景技术
腱鞘囊肿是发生于关节部腱鞘内的囊性肿物,一种关节囊周围结缔组织退变所致的病症。囊肿内含有无色透明或橙色、淡黄色的浓稠黏液,多发于腕背和足背部。采用穿刺抽出囊液,然后注入肾上腺皮质激素或透明质酸酶,对于治疗腱鞘囊肿具有一定的疗效,且创伤较小。但是,由于囊液较为粘稠,流动性差,难以抽吸彻底,而导致经穿刺治疗后腱鞘囊肿容易复发。另外,由于囊液较为粘稠,抽吸时容易对穿刺针造成堵塞,而导致抽吸不畅,不得不重新进行穿刺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避免针腔堵塞,又可尽量保证囊液抽吸彻底的腱鞘囊肿穿刺针。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腱鞘囊肿穿刺针,包括针体,针体的尾端设有针座,其特征在于:针体的前端为封闭的实心尖端,针体内腔的前端侧壁开有侧孔;所述的针座内设有与针体相通的、后端开放的柱形空腔,该柱形空腔内设有环形的被动磁性滑套,针座外套置有与被动磁性滑套磁吸配合的主动磁性滑套;一弹性条的前端经折弯而形成一弯钩部,该弯钩部的端部与针体内腔的前端固定连接,使弯钩部的背侧恰好正对侧孔,弹性条的尾端则与被动磁性滑套固定连接;当弹性条受到挤压时,弯钩部范围扩大而延伸至侧孔外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设计后,驱动主动磁性滑套在针座上移动,主动磁性滑套带动被动磁性滑套在针座内移动,被动磁性滑套产生轴向移动作用于弹性条,弹性条受到推力而使弯钩部范围扩大,进而从侧孔延伸出来,由此往复操作可对囊肿内的囊液起到一定的搅拌功能,并使囊液向侧孔处移动,进而使囊液均匀易于吸收,保证囊液被抽吸彻底;同时利用弹性条的活动还可避免囊液内物质对针腔造成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腱鞘囊肿穿刺针。
图2为针体与弹性条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实心尖端,2、弯钩部,3、侧孔,4、弹性条,5、针体,6、主动磁性滑套,7、被动磁性滑套,8、针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腱鞘囊肿穿刺针,包括针体5,针体5的尾端设有针座8;针体8的前端为封闭的实心尖端1,针体5内腔的前端侧壁开有侧孔3;所述的针座8内设有与针体5相通的、后端开放的柱形空腔,该柱形空腔内设有环形的被动磁性滑套7,针座8外套置有与被动磁性滑套7磁吸配合的主动磁性滑套6;一弹性条4的前端经折弯而形成一弯钩部2,该弯钩部2的端部与针体5内腔的前端固定连接,使弯钩部2的背侧恰好正对侧孔3,弹性条4的尾端则与被动磁性滑套7固定连接;当弹性条4受到挤压时,弯钩部2范围扩大而延伸至侧孔3外部。
临床使用时,针座8用于与注射器相连,在穿刺成功后,驱动主动磁性滑套6在针座8上向前移动,主动磁性滑套6带动被动磁性滑套7在针座8内向前移动,被动磁性滑套7产生轴向移动作用于弹性条4,弹性条4受到推力而使弯钩部2范围扩大,进而从侧孔3延伸出来,由此往复操作可对囊肿内的囊液起到一定的搅拌功能,并使囊液向侧孔3处移动,进而使囊液均匀易于吸收,保证囊液被抽吸彻底;同时利用弹性条4的活动还可避免囊液内物质对针腔造成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军,未经张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63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点刺放血针结构
- 下一篇:一种基于可定制模块处理器的数字功率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