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的座管高度调整控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7659.6 | 申请日: | 2015-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3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郭岳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穗高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08 | 分类号: | B62J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高度 调整 控制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自行车的座管高度调整控制机构,尤指该控制机构为一下拉式座管高度调整控制机构且为一连杆机械式机构,具有调整操作稳定性高且组立速度快的优点。
【背景技术】
自行车的座管是插设于自行车的立管内,该座管顶端用以固定一座垫,由调整该座管的高低位置进而调整该座垫的高低位置。习知座管高度调整控制机构,以控制线控制且以该控制线设置位置区分,具有下列两种控制方式:
(1)、上拉式座管高度调整控制机构:
该上拉式座管高度调整控制机构的控制线的一端连接到座管的内管顶端,用以控制一偏心轮偏心位移,进而控制位在该内管内的一油压装置的撞针轴向位移,使座垫被解锁(unlock),该座垫高度可被调整。应用时,当座垫随内管轴向位移进行高度调整,该内管上、下移时,该控制线亦会随该内管的轴向位移产生相对位移距离的余线伸出座管外,该余线的产生将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2)、下拉式座管高度调整控制机构:
如申请人所申请的中国台湾专利证书M481860案,该下拉式座管高度调整控制机构是固接在座管的下外管底端,该下外管底端是插设于自行车车架的立管内并相互固接,位置不动,以致该下拉式座管高度调整控制机构不会随座垫 高度调整而位移,致控制线不会如前述上拉式座管高度调整控制机构在座垫调整高度后会有余线产生。但该台湾专利证书M481860案的下拉式座管高度调整控制机构为一油压机构,由控制线下拉油压机构的一下撞针反向往上轴向位移,进而顶推位在内管内的油压装置的主撞针轴向位移,使座垫被解锁(unlock),高度可被调整。该下拉式座管高度调整控制机构是一油压机构,于组配及应用上,若油封组装处理不当或者使用日久密封性渐差,很容易产生漏油现象,而且零件多会造成组装费工、耗时及故障率高的缺失,显然有待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不会有漏油的问题产生、且组件少,组立速度快,应用稳定性高的自行车的座管高度调整控制机构。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的座管高度调整控制机构是固定于座管的下外管底端,用以控制位在该座管内的主撞针往上轴向位移,使座垫被解锁,高度可被调整。
该自行车的座管高度调整控制机构为下拉式控制机构,是由一本体及一连杆装置所组成。其中,该本体是与该座管的下外管固接;该连杆装置至少是由一位在下位的下拉件及一位在上位的上顶件所组成,该下拉件及上顶件的中段分别与该本体偏心枢接。该下拉件及上顶件二者,其中之一于相邻近端固接有一连动销,另一于相邻近端具有一槽口较该连动销外径大的滑槽,该连动销可伸入滑槽内彼此连接。该上顶件上方具有一顶推端与一位在上方的主撞针对应,该下拉件下方具有一控制端,以连接一控制线。当使用者在自行车的把手位置拉动该控制线,该控制线便带动前述下拉件及上顶件分别以与该本体枢接 点为圆心而偏转,且该下拉件与上顶件转动方向相反,令上顶件的顶推端向上顶推主撞针往上轴向位移,将座管内的油压装置解锁,使座垫高度可调整;当松放控制线,该座垫的高度位置即可固定。
下面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详述如下:
一种自行车的座管高度调整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固定于座管的下外管底端,用以控制位在该座管内的主撞针往上轴向位移,以调整座垫的高低位置;该控制机构包含:
一本体,该本体是与该座管的下外管固接;及
一连杆装置,至少是由一位在下位的下拉件及一位在上位的上顶件所组成,该下拉件及上顶件的中段个别以一枢接轴与该本体偏心枢接;该下拉件及上顶件二者,其中之一于相邻近端固接有一连动销,另一于相邻近端设置有一该连动销外径大的滑槽,该连动销穿过滑槽,使该下拉件及上顶件的相邻近端以该连动销及该滑槽相互耦合;该下拉件另一端为一控制端,与一控制线连接;该上顶件的另一端为一顶推端,位于前揭主撞针下方,该顶推端在控制线被下拉时,顶推该主撞针往上位移。
其中,该本体为中空状,顶端外缘设有一外螺牙段,该外螺牙段与该下外管底端内面所设置的一内螺牙段螺接;该本体一侧具有一缺口,该缺口下方的本体底端设置有一支撑臂,该支撑臂外侧端设置有一定位槽,该定位槽是一上下贯穿的槽,但上端的槽口较下端的槽口小;该控制线位在外侧的外护管的端部是由该支撑臂的定位槽下端的槽口嵌入,该控制线的外护管顶端被限制在该定位槽内,该控制线的内部裸线再穿经该定位槽上端的槽口往上拉出。
其中,该下拉件的控制端顶面具有一下凹的容纳槽,该容纳槽的内部槽底具有一线孔,该线孔供该控制线的裸线穿过,该控制线的裸线端部的扩大状一端头固定于该容纳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穗高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穗高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76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雨伞可调式安装支架
- 下一篇:一种集储能与能量转化控制的便携防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