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排堵溶气释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7736.8 | 申请日: | 2015-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4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沈智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智奇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4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排堵溶气 释放 | ||
1.一种自动排堵溶气释放器主要由电磁控制器(1)、脉冲控制仪(2)、套管(13)、弹簧(7)、拉杆(12)、喷嘴(19)、喷头(21)机件构成,其套管(13)内设置有拉杆(12),喷嘴(19)与套管(13)下端连接,喷头(21)设置在喷嘴(19)内,其中心与拉杆半牙螺栓(26)连接,套管(13)上端内设置有弹簧(7),弹簧(7)内设置有拉杆(12),电磁控制器(1)设置在套管(13)顶端,电磁控制器(1)电源导线与设置在本溶气释放器外的脉冲控制仪(2)连接,其特征是:套管(13)是本发明的主体部件,套管(13)呈长形管状,其上端内腔加工有比内管直径大一些的放置弹簧的弹簧座(6)、距套管(13)顶端一定距离设置有溶气液进入管内的进液口(10),进液口(10)前面设置有进液管(9)并用焊接方式与套管(13)固定连接,进液口(10)下方一定距离设置有把本发明固定在污水处理设备上用的固定法兰(11),固定法兰(11)与套管(13)用焊接方式相互固定连接,套管(13)下端加工有安装喷嘴(19)用的外螺牙(14),套管(13)顶端设置有安装电磁控制器用的顶端法兰(3),顶端法兰(3)与套管(13)用焊接方式相互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堵溶器释放器,其特征是:喷嘴(19)和喷头(21)设置在套管下端,是本发明的主要部件,其相互间闭合的精密度对产生的微纳米气泡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喷嘴(19)呈圆柱形其内腔上半部加工成与套管(13)下端外螺牙(14)相配合的内牙孔(15),内牙孔(15)下方设置有小于其一定直径用于进溶液的进水孔(18),进水孔(18)下方设置有加工成上小下大一定斜度的锥形状喷口(20),进水孔(18)上方设置有支承拉杆定位用的支承圈(17),支承圈(17)中心开有支承孔(23)和数个通水用的通水孔(16),喷嘴(19)与套管(13)通过内螺牙(15)和外螺牙(14)呈固定连接,喷头(21)设置在进水孔(18)的 下方,呈圆锥状,其圆锥状斜度与喷嘴(19)上的喷口(20)的斜面相一至,其中心开有中心孔(22)用于螺栓固定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堵溶器释放器,其特征是:拉杆(12)设置在套管中间,下端设置有小于拉杆(12)一定直径的半牙螺栓(26),拉杆(12)上端设置有比其直径大一些的拉杆头(5)并相互用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拉杆头(5)上端伸进电磁控制器(1)内及其下方设置有弹簧(7),弹簧(7)下方设置有油封(8),油封(8)放置在弹簧座(6)上,其外径与弹簧座(60紧配合,内径与拉杆(12)密封配合,安装时拉杆(12)从套管(13)上端中心往下穿过弹簧(7)、油封(8)、支承孔(23)、喷头(21)、由半牙螺栓(26)通过弹簧垫(24)及固定螺母(25)把弹簧(7)压缩到有一定的弹力并同时把喷头(21)固定在拉杆(12)下端,这时被压缩的弹簧(7)在伸缩工作时通过拉杆能控制喷头(21)在喷嘴(19)内恒压工作产生微纳米气泡并可上下移动进行自动排堵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堵溶器释放器,其特征是:电磁控制器(1)设置在套管(13)上端,与顶端法兰(3)用固定螺栓(4)相互固定连接,电磁控制器外设置有脉冲控制仪(2),并用导线相互连接,在脉冲控制仪(2)内设置有无限循环的定时开启及定时关闭的控制程序指令,当电磁控制器(1)接收到脉冲控制仪(2)开启通电后即刻开始工作把伸入其内部的拉杆头(5)往下推移一定距离,而拉杆(12)也同步带动喷头(21)往下移动,这时喷口(20)距离增大,被堵杂物在套管(13)内的高压溶气液的推动下迅速从喷口(20)排出,当一定时间被堵杂物排完后脉冲控制仪(2)自动进入关闭程序使电磁控制器(1)断电停止工作,这时由于被压缩的弹簧(7)往上弹伸复位,并同步拉动喷头(21)恢复原来恒压状态继续工作,如此无限循环,达到本发明自动排堵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智奇,未经沈智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773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