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蚕丝缫丝小彧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29902.8 | 申请日: | 2015-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5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段肇祥;段冀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肇祥 |
主分类号: | D01B7/04 | 分类号: | D01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刘伍堂 |
地址: | 20012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蚕丝 缫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丝绸原料纤维蚕丝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蚕丝缫丝小彧。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一个丝绸大国,也是一个古老而传统的行业,而丝绸产品本身却是一个高雅昂贵的象征。千百年来中国历史长河中在与世界各国的文化、商贸交流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丝绸之路”就是千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和世界各国建立友好和平的见证。而今我们国家领导人习近平重提“丝绸之路”来建立和世界各国的友谊和平往来。
传统对于蚕丝的工艺流程为:缫丝——浸泡——复摇烘干成绞——编丝——打包——拆包——加助剂浸泡——烘干——绞倒筒进行后续织造,众所周知,蚕丝的直径为0.07~0.08毫米之间,堪比头发丝,当大量的蚕丝在传统的小彧上缫丝完成后,其强度及硬度是非常大的,并且缫丝成筒的表面蚕丝及内层蚕丝之间呈紧密的状态,因此在后续浸泡的工序中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将内层的蚕丝浸泡充分,不然,外层的蚕丝已经湿透,内层的蚕丝还是干的;而后续的复摇烘干成绞的工序也是跟前序的浸泡有着紧密的联系,若前序浸泡没有充分,则后续的烘干也会变得不均匀,影响蚕丝的品质,而编丝、打包则是从复摇机的筒子上取下,整理编丝、严格打包,为的是后续的加助剂浸泡的工序,由于蚕丝非常细,因此,打包、拆包也是十分严格,避免乱丝的现象,工序繁复、费时费力;后续的加助剂浸泡、烘干,则是将一捆一捆编丝后的蚕丝组进行加助剂浸泡、然后烘干,可想而知,其烘干也是很难保证均匀的,必须严格控制其温度,并且很容易造成蚕丝组的表面已烘干,而内芯还是湿的,等到烘干充分后,再进行绞倒筒将一捆一捆的蚕丝组像绕毛线那样绕道倒筒上进行后续的织造。
上述得知,传统的工艺不仅耗费时间很长,而且没到工序也是十分繁琐,一旦出错,将对后续的工序带来严重后果,直接可以导致蚕丝的报废,增加成本,并在质量很难保证,这也就是蚕丝制品如此昂贵的原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传统小彧上增设撑丝装置,将装有撑丝装置的小彧安装在缫丝机上进行缫丝,撑丝装置可以将紧密的蚕丝调整其松散程度,省去了传统工艺中的浸泡、复摇烘干成绞、编丝、打包及拆包的工序,直接进行加助剂浸泡,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并且有效解决了蚕丝乱丝的现象,并且提高了蚕丝的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蚕丝缫丝小彧,包括小彧本体、护套,其特征在于:小彧本体的圆心处嵌设有护套,位于小彧本体圆心的外缘上均布设有若干撑丝装置;所述的撑丝装置包括撑丝架、支撑柱、撑边模块、固定螺杆、调整螺母,固定螺杆从前至后贯穿小彧本体,并且固定螺杆的两端分别位于小彧本体的前部及后部;固定螺杆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撑边模块的一端,前后两侧的撑边模块的另一端之间采用支撑柱连接;位于前后两侧撑边模块之间的支撑柱上套设有撑丝架的下端,撑丝架的上端架于小彧本体的外缘上;位于前后两侧的撑边模块外侧的固定螺杆上套设有调整螺母。
所述的撑丝架包括撑丝横梁及支撑模块,所述的撑丝横梁为长条形横梁,并且撑丝横梁的上端面为圆弧面,撑丝横梁左端面、右端面及下端面为平面,撑丝横梁的下方的左右两侧连接分别设有支撑模块,支撑模块的上端设有方向凹槽,并且撑丝横梁嵌于支撑模块的方向凹槽内与支撑模块连接,支撑模块的下端设有圆形通孔。
所述的支撑柱为圆柱形棒状结构,支撑柱两端分别连接圆台,并且圆台的直径小于支撑柱的直径。
所述的圆形通孔的直径与支撑柱两端的圆台的直径一致。
所述的撑边模块为长方形模板,撑边模块的一端设有呈“凸”字形圆弧孔,撑边模块的另一端设有圆孔。
所述的支撑柱两端的直径与撑边模块另一端圆孔的直径一致。
所述的固定螺杆为圆柱形棒状结构,并且固定螺杆的两侧分别设有螺纹,固定螺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圆环形凹槽,位于螺纹处的固定螺杆上的左右两端为平面。
所述的固定螺杆的两端的圆环形凹槽内分别套设有限位垫片。
所述的调整螺母包括螺母头及螺纹筒,螺母头为六角形螺母,并且螺母头的内缘设有螺纹;螺纹筒为圆筒形结构,并且螺纹筒的内缘设有螺纹;所述的螺母头的端面上连接螺纹筒的端面。
所述的撑丝装置为3至6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肇祥,未经段肇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99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