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传热改善性蓄热式太阳能集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0866.7 | 申请日: | 2015-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8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张良;王宇飞;俞自涛;范利武;华蒙;胡亚才;洪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J2/34 | 分类号: | F24J2/34;F24J2/30;F24J2/4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热 改善 蓄热 太阳能 装置 | ||
1.一种传热改善性蓄热式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流体进口管(1)、环形分流腔(2)、强化换热管(3)、集热腔(4)、蓄热体(5)、热流体出口管(6)、汇流腔(7)、保温层(8)、透镜(9);集热装置本体从内到外顺次设有集热腔(4)、蓄热体(5)、强化换热管(3),强化换热管下端与环形分流腔(2)相连,环形分流腔与冷流体进口管(1)相连,强化换热管上端与汇流腔(7)相连,汇流腔与热流体出口管(6)相连,集热腔(4)腔口处安装有透镜(9),冷流体进口管(1)、环形分流腔(2)、强化换热管(3)、蓄热体(5)、汇流腔(7)外均敷设有保温层(8);蓄热体(5)包括蓄热本体(14)、半圆管道装槽(15)、第一内插肋片槽(16)、第二内肋槽道(17);蓄热本体(14)的外壁面均匀开设半圆管道装槽(15),半圆管道装槽的中心以及两个半圆管道装槽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内插肋片槽(16)和第二内插肋片槽(17);强化换热管(3)包括光管(10)、连接肋片板(11)、第一内插肋片板(12)、第二内插肋片板(13);光管(10)与内插肋片板(12)焊接连接,第一内插肋片板与第一内插肋片槽(16)配合安装,并与半圆管道装槽(15)紧密贴合,连接肋片板(11)与第二内插肋片板(13)焊接连接,第二内插肋片板(13)与第二内插肋片槽(17)配合安装,光管(10)之间分别与连接肋片板(11)两端焊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热改善性蓄热式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热体(5)采用石墨或高温混凝土显热蓄热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热改善性蓄热式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肋片板(11)、第一内插肋片板(12)、第二内插肋片板(13)材料的导热系数高于蓄热体(5)材料的导热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热改善性蓄热式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热体(5)顶部的坡度角为30°-60°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086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换热系统内胆储水箱
- 下一篇:设有高换热效率集管的平板式集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