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1251.6 | 申请日: | 2015-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1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方斌;陈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方斌;陈岑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1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自行车,尤其是折叠后能拉或推行的折叠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的对折折叠自行车,折叠后不能正常的拉或推行;而有一些专门考虑了折叠后能拉或推行的自行车又存在结构较复杂、车轮直径不大等引起的骑行性不好等方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折叠后的自行车能拉或推行,且有较好的骑行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如图1、图2及图3中,当车架上的折叠轴与自行车的纵向平面(3)有一定夹角时,与水平地面有一定倾斜角度的首管(5)在绕折叠轴旋转折叠时,会有一个与纵向平面(3),也就是后轮平面平行的位置,即在图1中首管位置(9)(10)之间;而折叠轴与自行车的横向平面(4)有不同角度时,前轮轴的水平高度也会发生上下改变,以上二因素,再加上折叠轴在车架上的位置,就可以使得前轮与后轮在折叠后有平行且同轴的位置;再将此位置的前轮与后轮的位置关系固定锁住,就可以实现折叠后的自行车拉或推行。
具体找寻这个折叠轴倾斜角度和位置的方法之一是:在前轮与后轮平行且同轴,并两轮间距离合适时,取首管(5)轴线上两个不同点,将它们在正常使用时的展开位置和此希望的折叠后的固定位置用直线连起来,在两条直线中点上做各自的垂直面,两个垂直面的交线就是折叠轴的轴线;通过不断改变两轮间距离或/和首管(5)与横向平面(4)的夹角,就能找出合适位置的倾斜折叠轴(6)。
前轮与后轮平行且同轴时,前轮(也就是车把)有向前和向后两种情况,在通常的前轮轴轴线与首管(5)轴线延长线有偏移量的情况下,其对应的倾斜折叠轴(6)位置及倾斜的角度是不同的。
前轮与后轮平行且同轴,并两轮间距离合适是指两轮极其附件在平行时不发生空间上的冲突,同时距离也不易过宽,影响其对地铁闸口等的通过性及折叠后的尺寸。倾斜折叠轴(6)在车架上位置合适是指其不影响骑行时的腿部运动等。
需要强调是:倾斜折叠轴(6)在车架上的位置是与自行车的主要尺寸,如前后轮的距离等是有关的,也就是折叠轴是与自行车有特定的位置关系;倾斜折叠轴(6)与自行车的纵向平面(3)与横向平面(4)等有的特定角度关系,就是折叠轴与自行车有特定的空间倾斜角度关系。
前轮与后轮平行且同轴时的固定方式之一有:固定装置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在前叉或其它与车把轴刚性连接的部件上,及在折叠轴后边部分的车后架或与后边部分车架刚性连接的部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折叠后的自行车能拉或推行,对车轮直径的大小没有太多限制,较好的骑行性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车轮及链条传动等的大部分部件均可使用传统的;与现主流的对折折叠自行车相比,车架结构的复杂程度并没有太大的增加,车架的坚固性也没有受到过多影响;也不妨碍一些电动等的辅助动力装置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倾斜折叠轴原理说明图
图2是倾斜折叠轴与横向垂直平面关系说明图
图3是倾斜折叠轴与纵向垂直平面关系说明图
图4是前轮折叠后向前方式的完全打开图
图5是前轮折叠后向前方式的折叠后侧视图
图6是前轮折叠后向前方式的折叠后后视图
图7是前轮折叠后向前方式的相关部件零件分解图
图8是前轮折叠后向后方式的完全打开图
图9是前轮与后轮平行且同轴时的机械固定方式一示意图
图10是前轮与后轮平行且同轴时的机械固定方式二示意图
图11是单侧车把放下及收起方式一示意图
图12是单侧车把放下及收起方式二示意图
图13是可伸缩的支撑杆伸出固定方式示意图
图14是中轴及牙盘等收起及放下方式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方斌;陈岑,未经陈方斌;陈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12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