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均热炉揭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1437.1 | 申请日: | 2015-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5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耿美玲;陈斐;徐文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70 | 分类号: | C21D9/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李淑敏 |
地址: | 01401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均热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揭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炼钢厂中的均热炉揭盖装置。
背景技术
均热炉揭盖机是打开和盖上多个均热炉炉盖的专用设备,在钢锭装炉和出炉时,需将均热炉炉盖打开。均热炉揭盖机是在均热炉坑两侧的铁轨上运行,其上有夹住炉盖并且提起炉盖的设备,以使均热炉炉盖快速地打开和关闭。均热炉揭盖机主要有两个动作,首先运行定位炉盖,然后将炉盖提起或放下。因为多座均热炉共用一台揭盖机,所以需要单独的操作工在机旁操作。
现有的均热炉揭盖装置中的控制终端包括拖缆和手操盒,主要靠操作工的眼睛和操作经验来控制起升电机动作,控制炉盖的行程。但由于均热炉车间现场情况复杂,拖缆限制了操作工的行动空间,再加上揭盖机和炉盖本身遮挡了操作工的视线,在实际操作中,操作工经常需要俯身进行工位检查和操作,给现场操作带来极大不便,并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容易控制、使用安全的均热炉揭盖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均热炉揭盖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均热炉揭盖装置,包括揭盖机,揭盖机上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可驱动揭盖机运动,还包括无线信号接收器和无线信号发射器,无线信号接收器设置在揭盖机上并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无线信号发射器和无线信号接收器之间为无线信号传输,无线信号发射器可向无线信号接收器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驱动电机的运行。
进一步,无线信号发射器包括供使用者输入遥控信息的输入模块,用于发射无线信号的发射模块、根据使用者输入的信号进行编码并向发射模块传输编码信号的微控制单元,以及为无线信号发射器提供供电电压的电池,发射模块和输入模块分别与微控制单元相连。
进一步,无线信号发射器还包括显示单元,显示单元与微控制单元相连接。
进一步,无线信号发射器还包括稳压模块,稳压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池连接,输出端与微控制单元连接。
进一步,无线信号接受器包括用于接收遥控编码信号的接收模块,用于对编码信号进行解码并输出控制信号的微处理器,以及用于控制驱动电机运行的输出控制模块,接收模块、微处理器和输出控制模块依次连接。
进一步,无线信号接受器还包括稳压模块,稳压模块的输入端与外接电源连接,输出端与微处理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均热炉揭盖装置具有轻便灵巧,活动不受拖缆限制,容易控制等特点,从而极大地改善了均热炉揭盖的操作环境,降低了操作难度和危险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均热炉揭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无线信号发射器的内部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无线信号接收器的内部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均热炉揭盖装置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均热炉揭盖装置包括揭盖机1、无线信号接收器2和无线信号发射器3。其中,揭盖机1上设置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可驱动揭盖机1运动;无线信号接收器2设置在揭盖机1上并与驱动电机4电性连接,无线信号发射器3和无线信号接收器2之间为无线信号传输,无线信号发射器3可向无线信号接收器2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驱动电机4的运行。应注意的是,无线信号接收器2作为无线信号接收端,优选设置在揭盖机机身一侧的控制箱上,并接入揭盖机驱动电机控制回路中;无线信号发射器3为无线遥控手持终端。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无线信号发射器3的内部结构框图。本实施例中,无线信号发射器3可向无线信号接收器2发送控制信号,从而与无线信号接收器2无线连接。其中,无线信号发射器3包括供使用者输入遥控信息的输入模块35,用于发射无线遥控编码信号的发射模块36,根据使用者输入的信号进行编码并向发射模块36传输编码信号的微控制单元34以及为无线信号发射器3提供供电电压的电池31,发射模块36和输入模块35分别与微控制单元34相连。
进一步,无线信号发射器3还包括显示单元33,显示单元33与微控制单元34相连接。无线信号发射器3上设置显示单元33,不仅可以显示用户的操作状态,而且可方便用户通过输入模块35输入相关指令,从而更加方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14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