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镍锡/硅复合材料的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1963.8 | 申请日: | 2015-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4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范美强;陈达;柴文详;田光磊;位攀;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1395;C22C1/1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复合材料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镍锡/硅复合材料的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有应用和发展前景的储能器件,可广泛应用于便携式通讯设备、交通工具等。目前商业化应用的电池负极用石墨碳材料的理论比容量为372mAh/g,已无法满足便携式设备对电池性能越来越高的容量和功率要求。硅具有高理论比容量(4200mAh/g)、资源丰富等优点,是石墨电极材料最理想的替代品之一。但硅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大而导致循环寿命低、库仑效率低等问题,阻碍了硅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商业应用。减小硅颗粒尺寸或核壳结构能显著改善硅电极材料的循环性能。专利(2011100587426)使用间苯二酚和甲醛为溶剂,纳米硅粉和石墨粉为原料,经搅拌、凝胶、炭化等步骤,获得以纳米硅和石墨为核,碳气凝胶为骨架的核壳结构的碳硅负极材料。该材料首次可逆容量为573mAh·g-1,效率为78%,400次循环后可逆容量为429mAh·g-1.专利(200910104890.X)200810217716.1)以微米二氧化硅/石墨为原料,采用高温热还原法,获得以碳/硅复合材料;该材料的比容量大于1985mAh·g-1,150次循环后效率大于70%。专利(201410182015.4)以稻壳为原料,采用金属热还原和纯化法得到具有多孔结构的硅/碳复合材料,该材料具有很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0.1C充放电,可逆容量1200mAh·g-1,20次循环后,可逆容量为1000mAh·g-1。
采用溶胶法或热还原法等虽获得性能较好的硅负极材料,但上述方法存在原料成本贵、实验步骤繁多等问题,仅适用于实验室的小规模生产,在工业大规模生产中,会出现成分混合不均匀、成本昂贵等问题而导致硅电极材料性能差异大、成本贵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工业规模生产、性能优异的镍锡/硅复合材料生产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镍锡/硅复合材料的生产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1)在0.1~0.3MPa惰性气氛的安装有电动传递带(1)装置的容器(9)中,容器中间段四周设置中空挡板(2);前后端挡板高于传递带2~10cm,左右端挡板为5~15cm;挡板顶端设置2~5个喷气窗(3),喷气窗宽度与挡板宽度相等;喷气窗(3)连接不锈钢管(4)和气阀(5);中空挡板底部设置加热装置(10);传递带两侧设置1~5cm护栏;传递带前侧连接进料系统,后侧连接出料系统;进料系统包括铺展槽(11)、斜面(12)、储料器(13)、进料漏斗(14)、进料阀(15)、置换器(16)、真空泵(17)和惰性气体气瓶(18);铺展槽(11)与传递带(1)等宽,前侧设置挡条,挡条高于传递带(1)1~5cm,后侧连接斜面(12)、储料器(13)、进料漏斗(14)、进料阀(15)和置换器(16);置换器(16)连接真空泵(17)和惰性气体气瓶(18),置换器顶端设有圆形物料进口(19),并对应圆形上盖(20)和固定螺栓(21);出料系统包括接料漏斗(8)、热交换器(7)、出料漏斗(6)和出料阀;
2)启动传递带电动装置(1),传递带(1)缓慢通过中控挡板(2);设置中控挡板长度与传递带速度的比值为5~20分钟;设置加热装置温度700~1000℃;
3)开启置换器圆形物料进口(19),倒入镍锡合金粉末,镍锡合金为Ni3Sn,Ni3Sn2,Ni3Sn4空心球体的一种;填满后,通过螺栓(21)固定置换器圆形上盖(20),启动真空泵(17)和惰性气体气瓶,反复置换气体3次;开启进料阀(15),镍锡合金粉末通过进料漏斗(14)、储料器(13)、斜面(12)和铺展槽(11),填满传递带(1);待镍锡合金粉传递到中控挡板,依次开启气阀(4),硅烷迅速通过喷气窗(3)沉积镍锡合金粉表面;硅烷的流速为50mL/min~50NL/min,保证沉积硅和锡的质量比为0.25~2;
4)传递带将步骤3处理产物倒入接料漏斗(8)、在热交换器(7)处冷凝,待填满后,经出料漏斗(6)和出料阀,最终获得镍锡/硅复合材料。
所述的镍锡/硅生产工艺是连续进行的;
所述的镍锡进料过程是不连续的;待储料器(13)、斜面(12)和铺展槽(11)填满,启动传递带(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学院;,未经中国计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19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